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创新江苏 >> 正文

江苏稻谷商品量逐年递增 去库存压力大速度慢

2017-10-27 10:40:45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罗毅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稻谷商品量逐年递增 去库存压力大速度慢 仓容吃紧,秋粮“无仓可收”待解

  秋粮收购在即,南通市通州区商务局粮食购销调控科科长包献飞天天眉头紧锁:“今年秋粮收购全区只能腾出有效仓容2.1万吨,仅能满足两级储备入库之需,一旦托市收购预案启动,将面临粮食无仓可收的尴尬局面。”

  2017年通州区秋粮播种面积57.8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8.5万亩。根据农业部门预测,稻谷单产在637公斤/亩,总产超24万吨。根据往年情况分析,通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在5万吨左右,与往年相比,仓容缺口在3万吨左右,是历年来仓容最紧张的一年。由于目前通州地区稻谷尚未收割,少量新稻谷主要从苏北流入,到达通州加工厂后,中等质量标准稻谷价格在每斤1.5元左右,与今年托市价持平,预计通州大面积收割上市后,稻谷价格很有可能下滑,托市收购预案启动的可能性极大,农民售粮需求与收购仓容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仓容吃紧,是托市收购中存在多年的老问题。南通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在库粮食中,国家托市价收购的粮食达60万吨,占有效仓容70%,仓容矛盾十分突出。在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如东,全县总仓容10多万吨,地方储备粮约三四万吨,其余均是国家托市收购的粮食。今年该县秋粮国有粮库收购量约在5万至7万吨,而有效仓容只有六七千吨 ,差距悬殊。“在秋粮入库之前,必须把去年收购的稻谷和今年夏收的小麦逐步向外轮出,能拍卖的拍卖,能销售的销售,否则,秋粮无法入库。”如东县粮食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李瑜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仓容紧张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稻谷商品量逐渐增多。以通州区为例,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该区稻谷的商品量以每年大约10%的速度递增,今年预计全区稻谷商品量在10万吨左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社会其他收购力量约各占一半,托市收购仓容紧张的压力逐年增大。近年来,通州区通过加大危仓老库的改造步伐和新建仓容建设力度,新增的2万吨仓容仍无法满足商品粮不断增加的收储需求。

  仓容吃紧,扩容又不易。“一般情况下,新建粮食仓储设施很难。”据南通正场国家粮食储备库副主任陆辉介绍,按国家标准每一万吨投资700万元计算,建设一个万吨仓容储备粮库需要用地18亩,出让费450万元左右,同时还需获得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即便资金全部到位,从建库意向到立项、建设,到投入使用,起码需要一年半左右。

  化解仓容去库存压力,目前普遍采用拍卖的方式加快腾仓步伐。记者调查发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拍卖托市粮,一般实行国家定价拍卖制度,拍卖价格以收购价格为基价,实际挂拍的价格一般高于当时的收购价,当市场粮食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仍然沿用当时最低收购价进行拍卖的思路,而各类用粮主体基本都是通过市场化方式采购,这样的拍卖思路显然有悖市场规律,但又无相应变通政策,由此造成国家托市粮难以成交,流拍现象屡见不鲜。在南通地区,2015年收购的二等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57元/斤,而前段时间国家挂拍价格为1.595元/斤,当时市场价格仅为1.49元/斤左右,由此造成国家最低收购价粮食难以成交,出现在库周期长、库存大的情况。

  在不少地方面临仓容吃紧之时,溧阳市粮食部门的不少做法值得效仿。当地提早谋划,采取商品粮出库销售、地方储备粮联系客户出库等办法,加快去库存。特别在托市粮压库,挤占有效仓容问题上,该市创新思路,在政府出面跟粮食加工企业协商确定其可接受收购价的基础上,由收储企业消化托市价与市场价间的差价部分。通过这一办法,去年1.2万吨托市粮全部被拍卖。该市通过拆旧建新,建成1.5万吨仓容的现代化粮库,现已通过验收全面投入使用。今年溧阳预计入库稻谷5.5万吨,而目前有7万吨的仓容已经腾空,极大地满足了秋粮收购之需。“工作靠前做,掌握秋粮收购工作的主动权。”溧阳市粮食局购销科科长陈超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