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创新江苏 >> 正文

让农民多做主 让农民多得益

2018-08-23 09:12:50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罗毅     责编:程茜    

  原标题:让农民多做主 让农民多得益—— 来自苏北农村集中居住区的调查

  推进农村集中居住,提高农民居住水平,与农民息息相关。对于集中居住,农民怎么想、他们最关注什么?如何才能让搬迁后的农民有更多获得感。近日新华日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调查。

  愿不愿意搬迁,

  农民要算利益账

  2018年初,宿迁泗洪县曹庙乡瓦庙村村民吴龙清搬进集中居住区的新家——两层小楼,面积160平方米,一楼有客厅、餐厅、车库,二楼三个房间宽敞明亮,门前就是小公园,环境很不错。

  其实,瓦庙村集中居住区4年前就已建好,但吴龙清为何2018年才入住?原因主要在拆迁补偿上。2013年初,村里推进集中居住,要收回宅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偿2万元,而吴龙清不愿放弃宅基地。

  2017年5月,瓦庙村推动新一轮集中居住,推出新拆迁补偿方案:宅基地留给农民,复垦后可继续耕种,也可流转,原住房每平方米补偿485元,集中居住区新房价格每平方米1000元。这解决了吴龙清后顾之忧,他签字同意搬迁。吴龙清旧房面积200平方米,拿到补偿款9.7万元,自己再出6.3万元买下新房,宅基地一亩地复垦后流转出去,每年租金850元。花6万多元就搬进新房,地也没丢,他感到“这笔账划算”。

  瓦庙村党支部书记蔡劲松回忆说,2013年搞集中居住很难推进,但2017年第二批100户很快就签字同意,“农民觉得不吃亏,自然就认可”。

  有农民希望留住地,也有农民希望少掏钱。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朱瓦村2016年推进集中居住,宅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偿2.8万元,旧房每平方米补偿400元-500元,新房价格是750元每平方米。“新房是164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价格12.3万元,村民旧房面积都在200平方米左右,加上宅基地土地补偿款,基本不花钱就能搬进新房。”朱瓦村党支部书记罗前彬介绍说,搬迁补偿得到绝大部分农民支持,仅一个月就有超过90%农民签字。

  “我听完政策就同意了。”朱瓦村村民张孝云说,她家旧瓦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面积220平方米,拆迁补偿款9.46万元,加上一亩半宅基地4.2万元补偿款,她买完新房还剩1.36万元,拿来补贴装修。

  推进集中居住,农民最先考虑、也最关心的问题,是拆迁过程中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

  “农民心里都有本账,觉得合适了,自然愿意搬。”宿豫区生态办主任卓亮介绍说,宿豫制定合适的拆迁补偿政策,在财力允许情况下,尽量提高农民利益。

  房子怎么建,

  多让农民自己做主

  推进集中居住,保障农民利益是基础,尊重农民意愿则是关键。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项目推进才能顺利,搬迁后农民生活便利才有保障。

  8月3日中午,新华日报记者来到泗洪县城头乡周合村集中居住区时,村民钱秀红正在自家门前的菜圃里割韭菜,“中午做韭菜盒子,孙子喜欢吃!”

  “建这个菜圃是村民提出来的要求,我们采纳了。”周合村党支部书记周中友介绍说,村里2013年推动集中居住,从规划开始就与村民沟通,对多数人认可的意见予以采纳。“房子怎么建、建成什么样,我们自己做主。”周合村村民魏贵松说,集中区建设时,大伙都很重视,三天两头到工地“视察”,“房子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住得舒心。”

  朱瓦村“放权”更彻底,连施工队都由村民挑。村里找了5家证照齐全的建筑公司,每家拿方案、做报价,让村民从中选择。朱瓦村村民吴汉良说,刚听说建集中居住区,总觉得“有人要从中捞钱”,后来村里让村民做主,大家觉得被尊重,相信集中居住是替村民着想。

  朱瓦村的邻村振友村推进集中居住时,有12户村民提出希望在集中区自己建房,最终也获批准。振友村党支部书记茆长亮说,这些农户家庭条件好,他们在指定地块施工,设计服从集中居住区整体规划。陈宇家是12户之一,8月3日新华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他家自建房屋主体结构已完工,外形与集中居住区其他房屋基本一致,“自己建房,内部结构设计更自由,用料更考究”。

  “农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宿迁市曹庙乡宣传统战干事戴周龙常年在农村推进集中居住,感触颇深。过去,一些地方建集中居住区,跟农民沟通不够,房子建好农民不满意,不愿搬迁。现在集中居住区房子漂亮实用,常有农民到乡政府打探集中居住何时推到自己村。

  家门口有活干,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目的并不是字面上的“集中”,而是要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让他们过上有品质的生活。

  “现在集中居住,家家住到一起,不如原来宽敞,但小区配套好,这特别能吸引农民。”宿豫区关庙镇水汉村党支部书记陈法武说,村里集中居住区由上海规划设计院设计,雨污分流,配建污水处理站,环境媲美城市小区。居住区旁,新建的幼儿园9月就开学,老师由区教育局安排;两层楼的卫生室里,3名全科医生坐堂,农民“小病不出村”。最受村民喜欢的是文娱活动室,里面音响、乐器齐备,新华日报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村里广场舞队排练,备战全区比赛,队员们跳得汗如雨下。

  采访中新华日报记者发现,近两年新建的农村集中居住区,注重硬件条件提升。农民搬进新居后,感受到新环境带来的舒适和便利。但光靠住得好,还不足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创造工作岗位,让农民有事做,是推进集中居住的一道“附加题”。

  “三来一加”项目占地少,前期投入要求不高,工人随到随干,很适合与集中居住区形成配套。记者走访的几处集中居住区几乎都有“三来一加”项目。泗洪县石集乡瓦房村村委会一楼留出空间,供“三来一加”工厂使用。8月4日,记者在这里看到,20多位村民忙着缝制风衣。“缝一件十八块钱,没事就来干一会儿。”村民张玮边干边说,自己原先在家闲着,搬入集中居住区后,一手针线活又派上用场,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

  农民集中居住后,土地连成片,吸引大户承包种植,农民还可到合作社打工挣钱。瓦庙村集中居住区旁有2000亩藕塘,合作社平时雇用20多名村民,收获时节雇工超过200人。

  居住环境好,家门口还能打工挣钱,这样的集中居住区,农民愿意搬,也待得住。

  公共管理领域“三圈理论”强调,好的公共政策要具备三个条件:有公共价值、施政者有一定能力、政策得到民众支持。苏北推进农村集中居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生活水平,蕴含巨大公共价值。政府部门应提升能力,把工作做得更细,保障好农民利益,多考虑农民实际需求,让他们得到更多现实利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