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一张石磨桌子,一椽古老屋檐,翻看泛黄的旧照片,听老人讲过往岁月……近期,位于苏州相城黄埭老街上的钱介一祖宅,经过精心布置,变身成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风廉政教育阵地,其中“红色书厅”“老物件展厅”“旧时光廊”等一个个特色空间,成为居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归属。

钱介一祖宅里的“旧时光廊” 供图 相城区委宣传部
位于黄埭老街东侧的钱介一祖宅,约有百年历史。民国年间,钱介一先生先后担任黄埭行政局局长、镇长等职,曾出资为黄埭撰写首部地方志,还在当地建造桥梁,同时发动乡绅筹款,将吴县县立乡村师范学校(黄埭中学前身)迁至黄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今黄埭中学校园内的“介一亭”,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
据了解,钱介一祖宅曾作为埭川社区办公场所,2019年社区合并、搬迁后,为了弘扬老街文化,留住乡愁,社区向居民征集红色书籍、书画作品、老街照片、老物件等,分区域在宅内展示,进一步弘扬“读红色原著,忆过往岁月,展时代先锋”的核心理念。
“目前祖宅内共收藏了200多册红色书籍,600多件老物件和400多张老照片。”黄埭埭川社区工作人员高靖介绍,自社区公开征集物品以来,陆续收到了各种捐赠,小到邮票,大到床柜,老街居民踊跃参与,共同打造这一精神文化新阵地。
年过六旬的老街居民张良,空闲时就会到钱介一祖宅。“听到征集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把一直保存的老物件捐了出来。”张良说,他从小就在老街生活,对这里充满了感情,老宅的重新启用,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寻找旧时光、感受老街文化的新途径。
漫步在由“三厅一廊一院”组成的祖宅,一排排红色书籍摆放整齐,供人细细翻阅品读,传承革命精神;黑白电视机、锅碗瓢盆等各式老物件,真实还原了老街居民往昔生活场景,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美好生活;露天小院中的石桌,静谧古朴,成为思考交流的一方天地……该站点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居民3600多人次,开展主题展示活动8次,成为黄埭老街新晋“网红打卡点”。
据介绍,钱介一祖宅所在的黄埭老街全长1372米,曾是苏州西北部最热闹繁华的街道之一。目前,黄埭镇正统筹推进“黄埭老街文化带”复兴工程,计划打造一条展示江南水乡形象、传承历史文化的特色古镇老街。(文 庞淑婕 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