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报道:疫情期间,当多数人为躲避疫情守在家中时,江苏省徐州籍“00后”大学生王奕皓义无反顾成为这场战役的“逆行者”,充当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工作。

“00后”大学生王奕皓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的1月8日,在父亲的陪同下,王奕皓回到河南老家,了却他一个心愿:用自己参加摄影比赛获得的奖金,免费给村里29位80岁以上的老人拍一张纪念照,准备作为新年特殊“贺礼”赠送给老人。大年初一,原打算挨家挨户给老人送相框的他发现村民们依旧串门聊天、聚会打牌,便找到村支部书记王泰安陈以利害,建议村里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采取严格防控措施,在村路口设立检查点,由村干部、村医和志愿者负责24小时轮流值班,外村人一律不准进村。王奕皓也自告奋勇地加入了疫情防控工作组,协助村委会起草了《致广大村民朋友的一封信》,倡导村民春节不拜年、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走亲,不访友,不聚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循环播放,并把家中备用的40个口罩全部捐献给执勤点的村民。
由于疫情越来越严重,大年初二,他和父母返回江苏省徐州的家,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云龙区狮子山街道狮南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冲在第一线,成为“逆行者”群体中的一员。他负责小区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对进出小区车辆、人员逐个排查,严格进行实名信息登记,为精准筛查疑似病例患者提供可靠信息。
刚到社区当志愿者时,正是疫情防控任务重人手紧张的时段,看到负责小区8栋楼房单元楼道的消杀任务的郭伯伯腿脚不好,他就主动要求与他对换工作,每天背着30斤重的消毒设备,每消杀一遍就要用时近两个小时,工作下来,肩膀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他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
由于疫情学校推迟开学,每天学校上网课,王奕皓就把执勤时间调整到晚上或者周末。王奕皓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的事迹还被《浙江日报》、光明网、交汇点等媒体网站进行了报道。
受疫情的影响,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液告急。得知这一消息后,王奕皓马上联系几个高中同学,踊跃参与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为疫情中的生命“加油”,在战“疫”中书写“00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纪录下疫情防控第一线“逆行者”可歌可泣的精神风貌,他每天在完成网课之余,还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相机记录下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志愿者的身影,将他们的事迹宣传报道出去。春节前后,他拍摄的《漂泊五十载 踏上“回家”》《徐州市律师协会第三批援鄂爱心物资今寄出》《邳州市:29万中小学生点赞法治“云”课堂》《精准法律服务助企复工复产》等20多篇报道先后被《法制日版》《江苏法制报》、光明网、交汇点等媒体网站刊发和转载。
在王奕皓志愿工作日记的扉页,他这样写到:“时刻发扬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一直将“时代楷模”黄文秀作为榜样,总想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点实事,这次疫情的发生,即是机会,同时也是考验。(文 朱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