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校学子疫情期间助力春耕、直播带货 特别课堂,收获特别的成长
因疫情暂未开学,2020年春耕,田间地头多了一些高校学子的身影。广袤田野,这特别的“课堂”让他们收获特别的成长。
重拿铁锹,博士生体会“以劳育德”
用铁锨翻土,用铁耙松土,再打埂,放入土豆,用塑料薄膜盖住……疫情期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生物数学专业的博士生王凯又找回了农作生活的感觉。
王凯老家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坪上镇,他坦言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在田里干活了,“小时候是不想干农活还是得干,上大学后,爸妈觉得读书做科研当然更重要,几乎没有机会再干农活了。”
王凯告诉新华日报记者,刚下地时,发现自己有很多农作物已经不认识了。现在干农活也找回了曾经的感觉,“其实天天坐在电脑前,身体还真是吃不消。而在田里,不管睡眼惺忪还是挥汗如雨,用劳动创造生活的感觉是很自豪的,大田野让人心情舒畅,在田里真切感受到‘以劳育德’,在劳动中才能锤炼品格。”
尽管时常农作,王凯并没有耽误学习科研。每天早上8点,他会准时坐在电脑前,参与团队科研工作。“种子要一颗一颗地撒,做科研也是扎根自己的田地,一点点耕耘。”
就地实习,农学生帮助村民育苗
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有一批大学生实践在“农耕一线”。1999年出生的大三学生赵亚南就是其中一员,这个寒假她回到了老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一个村庄。边上网课,边等待开学的这段时间,正逢春耕,她便将专业所学运用到了田间地头,帮助村民育苗,为家乡生产助力。
“2月初我们开始上网课,学习了育种栽培和耕作学。”赵亚南说,老家正好有地,她跟家人商量育种的事情,决定将专业所学运用到田间,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会向专业老师请教,“比如,2月底我们购买的种子,就是育种学老师推荐的。”
现在正值甜菜育苗期,网课之余,她会下地和村民一起育种,搭建大棚等,当村民遇到选种、读不懂产品说明的一些专业用语等难题时,赵亚南为大家做起了小小解说员。
“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也会丰富所学。”在参与当地甜菜种植的过程中,说明书本来是建议采用透明的薄膜,利于观察,但当地村民纷纷选用了黑色,赵亚南询问后才知道原来田地里经常有鸟雀“光临”,鸟雀看到透明薄膜里面的露珠就会啄开解渴,从而破坏了薄膜的作用。她对记者说,这是课堂里学不到的,真正投身到农田才能学以致用,将“科学”与“经验”结合,达到最好的农作物种植效果。
参加直播培训,为家乡“带货”
“哦买嘎,老铁们,快来买它哦。”4月12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商直播团队在校友腾贝贝位于徐州的牛蒡种植基地的田间地头架起了直播设备,开展了一系列直播带货活动。
牛蒡是丰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腾贝贝2019年从扬工院毕业以后回到家乡创业,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制作牛蒡酱等。疫情期间,出口订单取消较多,影响了企业运转。了解到母校开设了电商直播学院,腾贝贝向母校发出求助,没想到学校颜正英老师随即为他们专门组建了电商直播团队。“正好我们这段时间给校内学生做电商直播的培训,我们电商直播班里有很多是徐州学生,让徐州学生对接腾贝贝的企业,帮着销售。” 颜正英说。
颜正英和同学们在牛蒡田里架起了直播设备,仅3天时间就为牛蒡酱增加了5000单的销量,销售额达10万元。这个结果,让焦虑的腾贝贝松了一口气。
破解了企业销售难题,颜正英返回扬州后,田间地头的带货直播还在继续。
疫情期间,扬工院电商直播学院按照“停课不停学”要求,先后组织了两期电商直播假期培训班,吸引全校300余名学生报名。(新华日报 记者 王拓 杨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