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创新江苏 >> 正文

南方将“骤旱” 北方趋湿润

2020-03-23 12:32:02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程茜    

  原标题:今天是世界气象日,请看南信大一项研究成果 ——南方将“骤旱” 北方趋湿润

  2020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院长袁星教授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未来中国发生“骤旱”的风险将显著增加,到本世纪中叶,部分南方湿润省份“骤旱”风险将增加40%,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一般而言,干旱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气候现象,往往是由降水亏缺引起,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强度和范围上的最大值。”袁星说,“骤旱”是在降水亏损和异常高温的共同作用下,局地土壤湿度持续亏损、蒸散发增加,发生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可能会对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用水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例如2012年美国中部的“骤旱”就曾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13年中国长江中下游“骤旱”导致多省市农作物受灾。

  那么江苏2019年夏秋季节出现50多年一遇的强干旱事件是否属于“骤旱”?“我们通过分析欧洲中心最新的土壤湿度资料,发现这次夏秋连旱很可能与春末发生在苏南和皖南的‘骤旱’有密切联系。”袁星说,“从模型分析来看,未来江苏部分地区发生‘骤旱’的频率有增加趋势,但信号并不是很显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需警惕的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干旱影响的区域正在悄悄发生改变,中国原本湿润的地区或将频发“骤旱”事件。“我们以前常说南涝北旱,但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袁星说。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报告显示,北方干旱地区将变得越来越湿润,而南方湿润地区却会越来越干。“这与我们计算出的‘骤旱’发生趋势是一致的。”袁星解释,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众多水文气象要素的变率增加,干旱、洪涝更易出现。

  “人类活动对于‘骤旱’的影响很显著。”袁星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中77%归因于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同时“骤旱”风险也将随着人口的增长而提升。“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中国‘骤旱’事件的增长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它并不因为自然现象引起的短暂升温放缓而改变。”袁星说。(新华日报 通讯员 林雯 记者 杨频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