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线上排练 网上“开箱” 云上展演 江苏文艺院团“复工记”
南京市越剧团《梅花新三弄》。
南京市越剧团《梅花新三弄》。
省昆剧院乐队成员戴着口罩排练。
省京剧院《出征前夜》排练中。
戴着口罩的舞蹈演员练习现代舞基本功。
省歌舞剧院部分复工。
春光正好,省内各文艺院团也陆续迎来复工的日子。量体温、洗手、戴口罩、保持距离……特殊期间的复工排练,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此外,线上排练、网上“开箱”、云上展演等多种创新形式,也为各院团疫期开工提供了新思路。抗疫、复工两不误,战“疫”主题创作精品不断,让我们走进省内几家文艺院团,看看按下“复工键”之后文艺人忙碌的身影。
戴上口罩,间隔两米 春天里的别样复工
“俺也会瑟瑟儿愁摇惧漾,也有鬓白高堂,频频的唤加餐劝添裳,斥俺愚嗔俺狂,哪一日不为俺牵缠百回肠……恪医德、救死扶伤,求索上下不辞艰,那誓命依依在耳讵能忘!”3月7日下午,位于南京应天大街的江苏省演艺集团制作中心,在严格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石小梅领衔的省昆剧院三代昆曲人开始进棚录制罗周最新创作的战“疫”主题昆曲《眷江城》 【九转货郎儿】。
为尽最大可能减少聚众,演员最初都是各自在家练。进棚录制这天,11位昆曲演员采用接力赛形式,“错峰”进棚。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施夏明说,“疫情期间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前一天跟乐队合练时,大家以梅花桩的形式分散在兰苑剧场的舞台上,演员们则分散坐在观众席里。”
由于兰苑剧场暂时不能开放,省昆决定将这个套曲通过MV形式进行线上播放。同时,新华日报记者从省昆了解到,一出讲述抗“疫”故事的昆曲舞台作品也在紧锣密鼓创作中,待疫情结束后便能与戏迷们见面。
拉筋、踢腿、飞脚……3月10日上午,新华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小火瓦巷的江苏省歌舞剧院的排练厅内,舞蹈演员们正在编导邱晟珂的带领下进行现代舞基本功训练。
每天两小时练功,是职业舞蹈演员的必修课。复工第一天,演员们戴着口罩练习,呼吸还是受到影响,为此邱晟珂特意缩短了训练时间,减小了动作难度,第一天以恢复性练习为主。特殊时期,35人的舞蹈团,分成两组,轮流练习。
舞剧团恢复舞蹈训练,歌剧团复排歌剧《运之河》,飞扬乐团复排国风音乐会《听·见运河》……江苏省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院长张晓苏透露,目前,只有部分演员复工,包括战“疫”舞蹈的创作目前更多还是“云创作”方式。
“愿湖北,愿武汉,早转安康……”同一时间,在另一个排练厅里,江苏省京剧院的演员们正戴着口罩创排战“疫”京剧《出征前夜》,这是一部向白衣战士致敬的原创现代京剧,根据鼓楼医院护士任文静、林玉博情侣共上一线抗疫,无锡市人民医院临研中心医护人员一家11人共同奋战一线等真实事迹改编而成。
为创排《出征前夜》,京剧团的部分演员3月4日起就提前复工。新华日报记者探班当天,正在排演的是第三场《托母》。量体温、洗手,一到排练厅,六位演员像往常一样对着台词,不同的是,这次他们是戴着口罩表演。四张排练桌间隔一定距离摆放着,尽管空气中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但每隔两个小时,排练厅还是要再次消毒。
曾在《向农》中担任主演的张坤,此次在《托母》中扮演即将奔赴一线的医生贾许。还没结束的疫情给创排这台新戏带来了不少挑战,时间紧、任务重,张坤除了演出外还第一次做起了唱腔设计,熬到凌晨3点多,才把唱段小样搞定,一早他又出现在排练厅。在特邀担任该剧总导演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文华奖得主郝光看来,京剧有身段,有唱腔,表现形式多样化,非常适合用来展现抗疫的中国故事。江苏省京剧院院长骆朗告诉记者,除《出征前夜》主创外,其他京剧演员虽然目前尚未正式复工,但他们每天在家吊嗓子、练腿,疫情一结束,他们就可以第一时间重回舞台。
作为江苏唯一的专业芭蕾舞团,苏州芭蕾舞团目前已恢复了日常训练。在经过一系列的防疫消毒步骤后,舞者们依次进入了训练场。伴随着悠扬的钢琴声响起,演员们相隔超过2米,不停地做着擦地和下蹲等基本功训练,而与往常有所不同的是,大家都戴着口罩完成这些动作。
“我们很早就复工了,现在是分批次进入舞蹈房进行训练。芭蕾舞演员如果几天不练,肌肉就会变硬,整体柔韧度与力量感都会退步。跳芭蕾体力消耗很大,戴着口罩练功,呼吸会有点急促,但大家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坚持。”苏芭宣传负责人谢黎雯说道。
网上“开箱”,线上排练 院团复工创意十足
“今天,是我们复工第一天,‘久别重逢’后,让我们赴一场锡剧的‘约会’如何?”一周前,江苏省锡剧团在公众号“锡剧”上开启网友留言点播锡剧活动,《珍珠塔》选段“后园会”率先入选进行了“云播出”。
实际上,“云复工”的日子并不是刚刚开始,在疫情发生之后,原本处于春节休息期间的省内各文艺院团,不少放弃了休息,全体动员起来,为战“疫”用各种形式加油助力。
自从疫情开始后,江苏省昆剧院就一直在线上陪伴每一位戏迷和观众,度过宅家的日子。1月29日至2月1日,省昆携手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推出了四场“云看戏”,来自全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的2221位昆曲爱好者,在云端观看精彩昆曲演出。同时,主办方代表所有观众将“云看戏”四场门票共计3.7万元收入,汇入武汉协和医院指定账户,捐赠并致敬一线医护人员。
2月15日原本是省昆庚子年兰苑开箱演出的日子,因为疫情,自2004年来一直延续的兰苑周周演不得不暂停。于是,省昆创意推出网上“开箱”, 40多场精彩的兰苑昆曲个人专场演出,每天19:15在线播放。等40多场“压箱底”演出放完以后,昆剧院最近策划的公益“昆曲课堂”即将上线,大家将会在课堂上看到迟凌云老师给大家讲工尺谱、龚隐雷和钱振荣老师给大家演示拍唱、花脸演员给观众讲脸谱、施夏明给大家讲小生的身段、妆发、水袖。
春雨过后,满地落红,南京梅花山的梅花开得更艳了。在朵朵红梅的掩映中,“贾母”带着“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戴着口罩来游园了。“疫情期间,不宜扎堆游玩,让我们带姐妹们‘云赏梅’。”时尚的“贾宝玉”拿出自拍杆和手机,当起了网络主播——近日,这段由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市演艺集团联合推出的创意短片《梅花新三弄》走红网络,也展现出南京市越剧团与众不同的复工状态。
“没有别的空间比园林更能够承载越剧之美了。离开惯常的镜框式舞台,你将置身于和贾宝玉、林黛玉共同呼吸的气场。”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称《梅花新三弄》是一次“梦幻之旅”,打破了原来剧院式的观演模式,观众不再坐着看戏,而是跟随镜头在梅花山不同的场景中行走。
南京市京剧团与北京京剧院李卓群工作室合作的京剧《光绪之死》,原定于4月初在南京首演,可以说排练时间非常紧张。但疫情突发,给多位演职人员的返程带来诸多不便。有一次,剧组在微信群里聊着服装和舞美方案时,又谈到了剧本的细节,因为感觉越聊越顺畅,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干脆提出,“如果不方便见面排练,那大家就在线上排练吧。”
《光绪之死》剧组如今共有两个微信群,大群里是全体演职人员用于大联排和信息发布,还有一个演员的小群叫作“光绪云坐排”。现阶段主要是在小群里进行排练,每天下午两点到四五点大家开始“云坐排”。主要演员们一般是各自在私信里对好词,再到云坐排的群里和大家一起对台词,导演会在群里逐字逐句地进行指导,鼓师参与记录。导演李卓群说,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导演和一些演员都还没有见过面,但通过“云坐排”,大家已渐渐熟悉起来,“这种排练方式也挺好的,你能准确感知到大家的感觉,小到呼吸、大到语气都非常清晰。”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团员来自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国内36个城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受疫情影响,团员们目前无法进行集中排练,而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目前仍被“困”在澳门,看着假期一再延长,彭家鹏有些坐不住了,“有一句俗语,叫做‘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这么长时间如果荒废在家不练琴,实在是太可惜了!”彭佳鹏找到了乐团负责人,专门研究制定了“居家练琴、线上指导”的工作方案,确保做到“停工不停练”,也就是让演奏员们在家里练琴,彭家鹏艺术总监与朱昌耀艺术指导通过网络线上指导排练。乐团成员在各自家中通过“云合奏”的方式,于2月28日、3月10日先后推出了两场大型网络音乐会。
抢抓时间,创新理念 “云演出”或撬动行业新改变
全国战“疫”,让原本热闹的演艺市场按下了暂停键,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20年1-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但是,文艺演出行业并没有停下脚步,各院团在疫情期间积极谋划、调整创新,也为接下来文艺演出正式恢复之后做着准备。
一年之计在于春。无锡市歌舞剧院上半年的演出计划正有条不紊地筹划与推动。3月9日上午,偌大的排练厅里,舞蹈演员们身着舞蹈服,戴着口罩,专心致志地练习着劈叉等舞蹈动作。“这是我们复工第一天。”副院长厉以俐告诉新华日报记者,原本2020年2月该院将去美国洛杉矶进行演出,因疫情无法成行。“第二届江苏运博会2020年要在无锡举行,我们不仅承担了开幕式的活动,还要承担运河沿岸的巡演,并且我们还策划了一台独立的原创舞剧,暂定名为《运河泱泱》。”
“舞剧一向是我们歌舞剧院的主要力量,舞蹈的训练方式也比较特殊,需要集中训练。所以舞蹈队在做好防护消毒的基础上,已经开始集中训练。”厉以俐介绍,现在为运博会而准备的原创舞剧,包括舞美、服装设计、音乐等都已经基本定稿,下周开始进排练厅,正式进入创排期。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事实上也正在影响着演出行业的方方面面,从剧目创排到演出、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积累了新的经验、有了新的感触。
江苏大剧院取消了1-3月份的所有演出,没有了来来往往的观众,剧院里显得异常冷清,但同时,线上的文化服务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联合江苏有线打造了“爱艺在线”平台之后,江苏大剧院·云剧场也正式上线。市民通过电视机顶盒点播功能或者打开咪咕视频,便可欣赏到江苏大剧院历年来的精彩演出视频,不仅有《解放·1949》《iSING!CHINA 地久天长——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音乐会》等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的音乐作品,还有《殷承宗钢琴协奏曲音乐会》《柏林爱乐弦乐五重奏音乐会》等音乐会。在云剧场里,除了经典演出剧目之外,还集纳了名家讲堂、地方戏掠影、精彩回顾、经典荟萃等多个系列。
在剧院方看来,剧院暂停演出并不意味着歇业,整个剧院实际上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剧场的设备设施需要维护,也有安全方面的日常巡视。同时,演出取消带来了一系列的退票问题,几轮退票全部通过线上进行。”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说道。
“云剧场的模式打破了空间的距离,让不能亲临现场的朋友们也能同步欣赏到高水平的精彩演出,最大力度地惠及更多观众。而对于一些相对冷门的小众戏曲来说,线上更为广泛的传播、推广和普及,将促进其自身的发展,拓展了传统戏曲的影响力。”廖屹告诉记者,“今后,江苏大剧院将积极争取经典演出的版权,让广大观众在线上欣赏到更多优质演出。未来,我们还将基于云剧场的平台,开发VR现场直播等新型观演模式,让搭载着互联网翅膀的线下演出,进入更多市民的生活。”
以精品剧目创作为抓手,未来的文艺演出或许将有更多的呈现模式,为整个演出行业带来一次更深层次的变革。江苏省锡剧团旗下的江南影业今年将首次拍摄4K歌剧电影《鉴真东渡》《运之河》,目前剧组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省锡剧团团长周东亮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锡剧团原本春节将在夫子庙景区开展的实景演出,将有望在疫情结束之后恢复。
“当疫情过去,如何最大程度地让线下和线上渠道相互作用,打通线上线下的演出产业链,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廖屹表示。
新华日报 记者 陈 洁 高利平 王 慧 顾星欣
配图 毛劲松 高利平 邵 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