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创新江苏 >> 正文

长三角合作建立统筹疫情防控

2020-02-28 10:15:33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程茜    

  原标题:发挥一体化优势合力夺取双胜利 长三角合作建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机制 李强娄勤俭车俊李锦斌吴政隆袁家军李国英出席视频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区域联防联控的重要指示精神,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合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长三角应有的贡献。2月7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召开视频会议,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明确七项合作事项。2月27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再次召开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合作建立五项工作机制。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出席会议。

  长三角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住长三角经济基本盘、增强长三角发展动能,既是长三角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三省一市必须担起的重大责任。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深化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加强协同、精准衔接、相互赋能,充分发挥“3+1>4”的效应。要强化互通互济、协同联动,尽快让更多企业生产运转起来,让主导产业产能恢复起来,让整个区域经济活跃起来,更好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按照第一次视频会议部署要求,在三省一市共同努力下,长三角联防联控七项合作事项落实具体举措、推进重要合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信息互通方面,有条不紊开展信息推送、交换、比对和通报工作。在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互认方面,实行统一样式告知单,并探索使用健康码。在重大防疫管控举措相互通报和省际协调事项交办方面,成功协调多个跨省事项。在重要防疫物资互济互帮方面,形成紧密工作网络,一批重要物资实现相互调配。在供应保障和恢复生产人员物资通行便利方面,免除持证车辆重复查验人员重复隔离,有效保障重要物资运输畅通。在医疗诊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会诊方面,为各地救治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研究建立应对长三角公共安全事件和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一批具体工作安排。

  当前,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需要长三角三省一市进一步协同发力、深化合作,在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更好推进复工复产复市。三省一市第二次视频会议明确了五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按照“有码认码、无码认单”的原则,为三省一市复工复产和群众正常生活提供便利。二是建立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机制,全面梳理形成打通跨区域产业链的企业清单,强化供需匹配和原材料、零部件生产供应,落实通关、物流一体化等协同举措保障物资运输畅通。三是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就业招工协调合作机制,联合搭建企业用工对接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各类线上对接活动和招聘会,精准匹配缺工企业和就业重点群体供需,共同开辟员工返岗绿色通道。四是建立跨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落地协同会商机制,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加强用工、物资运输等合作,抢抓项目建设进度;对处在前期工作阶段的项目,协同做好规划落地、方案稳定、项目报批、要素保障等相关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对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规划纲要、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抓紧规划研究和项目储备。五是建立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区域经济政策协调通报机制,加强政策协同,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在支持复工复产复市、扶实体稳产业保就业等方面加强沟通衔接。(新华日报 记者 耿 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