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防控生产“两不误” 复工复产“加速度” 海安高新区:防疫复工一线党旗红干劲足
2月15日晚11点,天寒地冬、大雪纷飞,海安高新区300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依然奋战在抗疫和生产一线。中心办事处15名退役军人自发成立的“防控疫情党员退役军人先锋队”,正坚守在小区、道路卡口;江苏铁锚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灯火通明,600多名员工正加班加点生产各类机车、地铁、船用玻璃,力争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目前公司生产计划已排到6月底。“1200名员工上班到岗,产能将增加到正常的1.5倍。”公司负责人说。
“防控和复产,高新区都是海安主战场,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精准施策,冲锋在前,在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基础上,扎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把初心和使命写在高新区大地上。”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海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勇华一番话掷地有声。
海安高新区拥有居民30万人,企业1500多家,是海安市主城区和经济发展主阵地。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联防联控,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精细服务,按步骤要求,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商家复营工作。目前,该区没有发生一起聚集性群发事件,2名确诊人员全部治愈出院,1500家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海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勇华(右二)率队到启扬高速海安西卡口,慰问疫情防控一线人员。 顾华夏摄
联防联控筑牢堡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线就是战场。海安高新区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医疗、道路管制、后勤保障等9个防控专业小组,领导干部靠前作战,在58个村居抽调党员骨干力量,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实行村口、小区门口24小时轮流值班,全方位落实登记、体温测量、消毒等防控责任,做到立体防控“到边到底”、一线防控“到点到位”、责任防控“到户到人”,把党旗插到战“疫”主阵地,把堡垒建到百姓家门口,全力打好“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疫情阻击攻坚战。全区先后发倡议书、致市民一封信5万份,制作宣传海报超过2万份,村居录制块板、讲话等录音超过800档(次)。
谢河村党组织书记王奎梅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晚上10点多钟,才赶回80多公里外的家中,和久别的家人吃了顿团圆饭,初二早上6点,又忍痛离开流泪的孩子,匆匆赶回岗位,至今一直没能再回家。
织密基层防控网,实现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对212名武汉等区域返乡重点人员及其家人,全部建立“一名社区医生、一名村居干部、一名网格员、一名志愿者”的“四人工作小分队”,坚持每天上门测量体量,询问情况,落实帮买蔬菜食品、日用品等帮扶措施,杜绝聚集传染。
“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星海社区针对辖区120名困难家庭,联合12家共建单位80名党员,成立“疫”线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困难人群及有需要家庭提供菜品、物品购买、送货等非接触帮扶服务,现已为520个家庭提供志愿服务800多次。
万余名党员守护乡邻
进入海安高新区田庄村主要道口,行人都会被路旁一块块抗疫专题黑板报吸引,内容有防疫《快板》、《顺口溜》等,读来朗朗上口、入脑入心。这是村里80岁老党员徐兴礼志愿创作摆放的,现已制作8期,深受村民喜欢。
“徐老每天戴着口罩,自带小喇叭,沿着村组道路走一圈,劝我们不要打牌,不要聚会,出去戴口罩,回家勤洗手。”邻居张广来说。
一支粉笔、几块黑板、一个喇叭是徐老抗击疫情的“武器”。作为一名热心基层宣传的村居理论宣讲员,防疫期间,他先后创作稿件10多篇,送到村广播室播放。
像这样的义务宣讲员,在海安高新区40个村、18个社区几乎家家都有。江苏省文明家庭户获得者、凤山村69岁老党员吴兴宝抗疫中主动请战,戴口罩、拿话筒、背音响,一条巷道一条巷道、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乡土语言巡回广播,将最新防疫政策和防范知识传递给居民群众,被大家称为“邻里守护神”。
抗疫是战役,党员是先锋,让群众在“疫”线听到党的声音、看到党员身影、感受党员作风,是海安高新区13000名党员共同心声,守望乡邻也成为他们的共同行动。
复工复产服务实打实
网上签约、网络招聘,成为今年海安高新区服务企业发展一大亮点。汇优洁医用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医用口罩、隔离衣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海安高新区成立专业帮扶指导组,帮助采购原料,深挖潜力,发动机关、村居干部利用网络、微信朋友圈帮助招聘员工,春节前后先后为其招聘了110名挡车工、缝纫工,全面激活企业产能,实现了春节期间企业满负荷运转,生产停人不停机,有效保障了防疫物资供应。
南通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去年施工产值首次超百亿,今年新接工程量大,用工紧缺,海安高新区为此组织党员干部通过手机转发其公众号及招聘信息,帮其开通网上招聘直通车,现已新招员工超过200人,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落实一家企业一名负责人、一名党建指导员挂钩服务机制,海安高新区先后向企业派驻167名专兼职党建指导员,下沉到辖区每一家企业,靠前服务,指导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恩达通用设备制造公司是一家电梯部件生产企业,面对疫情,企业党建指导员和党组织建议企业两手准备,一是从陕西陇县招工300人,按规定时间隔离后,专车接回,封闭管理培训;二是利用春节放假进行智能车间工艺改造,采用“智能机器+员工”的模式提高产能。目前300名陕西员工全部上岗,企业11条智能化线束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既为提前完成8万根线束的订单任务夯实了基础,更为企业今年二期工程实施提供了人才、技术储备。
防控生产“两不误” 、复工复产“加速度”,海安高新区党员干部正迎难而上,用忠诚担当,全力在“两手抓”大考中交出一份亮丽答卷。(新华日报 记者 胡 军 朱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