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旅融合谱新篇 大圣故里焕新颜

民俗踩街活动

花果山雾凇

全球首架西游主题全彩喷绘客机“连云港”号外观。 张晓晖 摄
2019年,连云港市围绕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大突破年度主题,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广电协同”,紧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旅游生活新期待,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获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最佳表现城市。
(一)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60家非遗展厅(传承基地)。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新改(扩)建旅游厕所91座、旅游停车场17个。
(二)艺术创作演出日益繁荣。创排江苏省首部旅游演艺与民族器乐剧《梦西游》、大型淮海戏《永远记住你》等一批艺术作品,《英雄之铭》《孤岛夫妻哨》等4部作品获第四届省文华奖。“丝路和鸣”音乐会获批国家重点文化出口项目,赴广州、天津等14个城市巡演。
(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加强。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组织编制申报文本和《连云港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完成11项申名研究课题。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编制《海上丝绸之路·连云港史迹》,孔望山摩崖石刻群入选海丝申遗预备名单。推荐“花果山传说”“东海水晶雕刻”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人获批淮海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四)文化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推进跨海索道、蓝色海湾、大花果山景区开发建设等51项文旅项目建设。环海上云台山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花果山西游文旅综合提升、东海水晶小镇、连岛至海上云台山跨海索道3个项目入选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库。扎实开展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和东海县、连云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连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国家景观质量评审,海上云台山景区获批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大桅尖路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举办连云港之夏旅游节、西游记文化节暨文化产品博览会和丝路音乐节、农民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沈阳、西安等城市开展文旅推广,先后赴荷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在广场、机场、车站悬挂展示城市人文历史画卷,围绕西游文化开展“连云港·花果山号”高铁冠名宣传和全球首架西游主题彩绘客机城市宣传,城市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五)广播电视监管扎实有效。纪录片《家岛国》获“中国金风筝国际微电影奖”最佳纪实作品奖。连云港融媒体中心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营,全市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六)市场监管体系更加健全。市级文化市场综合改革顺利完成,联合开展文旅市场综合整治,查处一批案件。组织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狠抓治理整改。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旅游投诉办结率达100%,连续9个季度在全省保持游客“满意”城市水平,位次进一步前移。
2020年,坚持守正创新、聚焦融合发展,发挥特色禀赋,着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全域之城”、独具魅力的“网红之城”、品位时尚的“文化之城”、灯明景靓的“不夜之城”、主客共享的“好客之城”。全年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4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5%左右。
(一)运用三大载体,深入开展城市形象推广。围绕大圣故里 西游胜境——神奇浪漫之都,策划城市形象推广,把连云港文化、形象、符号、声音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一是市场载体。巩固日本、韩国等主要客源市场,深度开发上海、河南、山东、安徽等周边旅游客源市场,加大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及高铁邮轮沿线和航班直达等地区的推广,在国内重点目标城市举办推介活动。二是活动载体。发挥江苏女子民族乐团品牌影响力,扩大“丝路和鸣”和“苏韵流芬”出口交流。广泛运用推广“孙大圣”城市宣传LOGO,举办连云港之夏旅游节、丝路音乐节、“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会议、文化产品博览会等,持续打造节庆活动品牌。推出西游、海洋和康养等特色文旅产品。三是媒介载体。打造全域旅游轨道交通,推动在城市窗口地段设置西游文化群雕和小品,布设文旅公益宣传架。抓好“连云港·花果山号”高铁冠名宣传和航空西游文化城市宣传,在央视、日韩媒体等开展高位、多元、立体有冲击力的城市推广,全力打造文旅“网红城市”。
(二)重抓八大任务,强力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是抓策划与规划。开展文旅、广电“十四五”规划调研、编制,研究出台促进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意见。二是抓项目建设。全年推进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旅游小镇、公共配套、公园及度假区、文旅基础配套、智慧旅游、文创演艺等77个文旅广电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4亿元。推进连岛5A创建提升、跨海索道、蓝色海湾、园博园、恒大养生谷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实施花果山景区西入口外提升改造和旅游索道更新工程,高品位打造祥云、浪漫、仙境景观。三是抓品牌创建。全力推进东海县、连云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连岛和东海水晶旅游区5A创建,启动海上云台山5A级景区、伊甸园4A级景区和东海温泉度假区国家级度假区创建。推动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突出高铁旅游理念,推动建设城市动车、环云台山自行车道等新旅游载体,发展“夜游经济”,实施花果山水舞灯光秀、民主路、连云老街等水秀、夜市街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的“不夜之城”。四是抓业态发展。加强西游、海洋和康养文化等资源挖掘及旅游业态开发,着力培育游戏游艺竞技、文化娱乐、旅游住宿、连锁旅行社等行业,打造以八间房、海边小筑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民宿、主题酒店、绿色旅游饭店等文旅品牌。全面融入自贸区建设,探索开通“丝路旅游专列”和以连云港为母港的国际邮轮航线,推行邮轮、游艇等旅游出行便利化,开发无目的地海洋旅游和海岛旅游,申报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努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区域性国际文化旅游消费中心。五是抓艺术创演。重点创排大型旅游演艺和器乐剧《梦西游》、淮海戏《永远记住你》《王继才》、舞台剧《东方天书》、儿童剧《花果山上小猴王》等一批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原创作品。举办“一带一路”大型主题创作展等书画展。推进《两个人的海岛》等优秀剧目进基层进农村进学校。六是抓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藤花落考古遗址公园前期规划策划,力争省历史文化名城获批、“花果山传说”“东海水晶雕刻”入选国家非遗名录。七是抓文旅公共服务建设。打造一流城市文化客厅,建设一座时尚品位的“文化之城”。实施旅游服务提升工程,完善更新旅游交通标识导引系统,加快推进市县(区)旅游集散中心、邮轮码头客运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完成62座旅游厕所新建(改扩建),实现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内3A级旅游厕所全覆盖。八是抓文化和旅游惠民。推动重点景区开通旅游直通车,实现景区交通无缝对接;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推进花果山、连岛、海上云台山实行门票和景交车票一票制。继续实施花果山景区对生肖属猴游客免费、其它国有管理运营景区旅游淡季门票免费政策。实施旅游年票智能化提升。举办“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促进旅游便民惠民。
(三)落实四项措施,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一是实施《地下文物保护办法》,颁布《旅游促进条例》立法。二是实施智慧文广旅综合指挥平台建设。三是持续加强行业监管,筑牢安全防线。四是深化行业诚信建设。 (新华日报 作者 梁继东 韩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