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买到手软、卖到手酸 双十一,南京买家卖家“双丰收”
双11,南京人展现惊人消费力。双11,也让一批企业深度拥抱互联网、拥抱新零售。
11月11日,市商务局在企业走访中发现,南京企业在双11的大练兵中,从技术到物流,从线上线下融合到电商社交,都有了亮眼表现,生态再次升级。
数据——南京市民购买力强劲,江苏人最爱裤子手机等
11月11日凌晨,苏宁发布“双11”当天1小时战报。战报显示,苏宁易购1小时订单量同比增长89%。南京成最强购买力城市,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紧随其后。
天猫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16时28分,江苏省消费者在天猫“双11”的购买量排名国内第二位。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是江苏省消费前五名城市。南京江宁区继续领跑区县消费排行榜。
2019年“双11”目前最受江苏人喜爱的商品,包括裤子、手机、面部护理套装、羽绒服和沙发。另外,在假发套成交件TOP10城市中,南京、苏州也榜上有名,90后成假发套主要购买力。
分析——南京网商数量领跑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迅速
技术升级是南京零售企业的显著亮点。线下,顾客迈入店门前,APP扫码签到,门店里专属顾问将在手机上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出来迎接。线上,在顾客满意中心,100多位客服,外加智能客服机器人忙着接单、咨询。双11期间,孩子王线上客流量是平日的3倍。
物流继续升级,老百姓的直观体验是更快了。“您好,苏宁快递。您的快递到了,麻烦签收一下!”零点刚过,南京苏宁宣布双11首单就在仙林被签收,耗时12分14秒。据悉该单产品为洋河天之蓝礼盒装,不仅是苏宁易购双11江苏首单,也是苏宁全国酒水的首单。
线上线下跨界融合的案例今年越来越多。在五星电器,其与京东集团联手打造的,首个京东电脑数码线下店和南京市民见面,该店融合了京东产品优势和五星门店场景化购物体验,商品多达十万种。
南京新百、华采天地两大商圈以互联网为依托,首次与阿里巴巴合作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使用支付软件就可以实现搜索商圈、享受会员权益、抢购折扣优品、全方位体验吃喝玩乐买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社交属性越来越明显。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双11”,社交化、体验化、线上线下融合是南京企业的显著特征,南京企业用自己的方式转型升级,迎接全球最大的购物节。
作为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南京电子商务发展起步早、后劲足,近年来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速度,始终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培养出了苏宁易购、途牛、孩子王、汇通达等一大批知名的本土电商企业。得益于南京优质的营商环境,先后吸引了阿里巴巴江苏总部、腾讯大数据中心等优质企业。
据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 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的网络零售额3304亿元,增长34.8%,网商数量超过15万家,规模全省第一,全国排名第七位。2019年1—9月份,全市网络零售额达3050亿元,同比增长29.5%,网商数量超过16.5万家。
故事——女网红36小时“马拉松”直播,三秒换一件衣服
李赛亚,网名小考拉,11月10日晚上9点到11月11日凌晨3点,她和其他几个姑娘已经在直播室持续直播了6个小时。直播室不大,密密麻麻挂了400件衣服。三秒钟换一件,人均换100多件。
南京行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场马拉松式的直播在双11期间不间断直播36小时,6人主播团队两人一组轮番上阵。
李赛亚是1994年生的南京姑娘,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她来到南京行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担任总助。“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妖精的口袋’这个品牌,每一个月都买一件,毕业后索性来工作。”没想到外形靓丽、口齿伶俐的她,这次被公司“点名”挖掘出来兼职当女主播,2019年第一次参加双11直播。直播的辛苦,李赛亚也是头一次体验。凌晨4点下班,睡了5个小时又得精神抖擞上岗。上场前,她们还要做细致的功课,熟悉400套衣服的特点,含绒量多少,性价比如何,抗寒性……都要心中有数。为了保护嗓子,主播们下线尽量不说话。
第一次参战,战绩斐然,她和另外3个主播6个小时内卖掉了700万元货,仅双11一天直播销售1000多万元。
南京行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传统网购,产品是平面照片,直播则是360度展示,主播抬抬袖子、转转身体,顾客看到更多细节,购买体验更好。直播是电商发展的大趋势,2019年越来越普及,预计公司2019年直播销量比2018年增长最少30%,直播占总销售比重会超过15%,2018年比重在10%以下。” (南京日报 记者 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