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基地揭牌 安全素养培训告别只说不练

老师在基地接受培训。 徐琦 摄
南京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基地昨天正式揭牌,首批140多名教师的安全素养培训也随之启动。南京日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将在5年内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安全素养培训,涉及消防急救、高楼逃生、防恐防暴、地震疏散等多个项目。
位于江宁区石塘竹海的南京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基地,由市教育局和江宁区教育局合作共建。基地拥有消防急救训练区、高楼逃生训练区、交通安全训练区、水上安全训练区、防恐防暴及地震疏散区等5个功能区,并设计了十大课程体系和29个子科目,开展消防灭火、溺水自救、心肺复苏、防恐防暴、地震逃生、烟热逃生、高楼逃生、校车疏散等方面的实操训练。
11月5日首批参加培训的是来自江宁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德育主任,共140人。“火灾发生了怎么逃生?首先要判断烟雾的颜色……”在高层逃生训练区,教官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并现场指导学员们尝试从二楼通过逃生绳下滑。
“以前在学校接触的都是理论知识,到这里来是第一次参与实践,有些紧张,但我觉得非常受益。”江宁区万福路幼儿园的李莹说。
南京日报记者了解到,每期培训都将持续3天,其中半天理论学习,2天半实战训练。
市教育局副局长祁寿东说,多年来,南京市一直把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作为教育发展底线,积极构建预防、管控、化解为一体的学校风险防控体系,全市1600所中小学幼儿园连续多年保持安全稳定、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良好局面。
“借助中小学安全教育基地,南京市将以区为单位,分批对学校领导干部、班主任、新教师等进行安全素养培训,预计5年内将基本覆盖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希望通过教师的安全培训,能够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素养,也能更好地在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祁寿东说,“除了教师以外,教育部门还会组织一些中学生到基地参与实训,提高安全素养。”
近年来,南京市着力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不断织密安全防控网络,校园安全工作亮点纷呈:全市5个区创成“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区”,创成数全省最多;全省首设1000万中小学校园重大意外伤害基金,对发生校园重大意外伤害的学生及家庭实施精准救助;率先在全省实现学校一键报警全覆盖、防冲撞设施全覆盖、视频监控全覆盖、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100%、学校保安配足配齐配强100%等。2018年9月,南京全市域加入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利用南京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安全专题教育和专项活动。(南京日报 记者 钱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