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近日,“追寻初心,服务宁德”百所高校千名师生闽东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青春筑梦”宁德市霞浦县支教团,以宣讲“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出发点,结合结合林学院专业特色科普林业知识为落实点,奔赴霞浦县第十五中学开展教学活动。
出行之前,团队成员们根据不同的课程特色,精心准备了不同的教学计划,通过书写教案、ppt展示与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教学讨论。整个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结合支教成员各个专业的基本情况,支教团设立了大学生活介绍、植物知识小讲堂、室外实践、文学知识讲授、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等课程。
支教团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热情洋溢的实践热情,为霞浦县第十五中学的莘莘学子带去教育的一缕春风、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志愿者和孩子们在教学口前合影
8月6日,霞浦县第十五中学的学生们以阳光般的笑容欢迎支教团的到来。首先支教团的成员们依次上台将自身在外求学的经历和感悟以故事的形式作交流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拉近了学生们和老师们之间的距离。支教团的成员们通过与孩子们分享“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高三那段难忘时光”“如何选择大学专业”等,形象地为孩子们勾勒出外面的世界景象,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们认真学习。
随后,支教团开展了第一部分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宣讲。宣讲中指出新时代对青年的“六点要求”,旨在教育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支教团成员史文竹与李金辉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准备了林业知识科普课程,通过介绍“什么是植物”“植物的分类”“植物叶、花、果结构”“微生物的作用”等,形象生动地讲述植物的世界。
在课堂内容讲授结束后,支教团的成员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丰富有趣的实践课。团队成员通过介绍几种典型植物的辨别特征、常见植物的经济与药用价值等内容,加深了同学们对所认植物的印象。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覆盖了所有学生,大家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地与老师们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青春筑梦”宁德市霞浦县支教团在霞浦县水门畲族乡的实践旅程于8月9日正式结束。离别之际,水门乡中学的汤校长向大学生们真诚地发出邀请:“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可以来到乡村课堂,学以致用,以自身经历帮助孩子们学习成长,也为我国的乡村教育事业保驾护航。”(文/图 葛云芝 编辑 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