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7月18日下午,在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期间,为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中国软件产教互动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主办,中国信息化周报承办。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致辞
产教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在致辞中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重要制度保障,有效打通了长期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中梗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建设的基础。当前,职业教育进入大改革大发展时期,亟须进一步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教育部将从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等多个角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发表讲话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未来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资源的汇聚与集约利用,江苏省将认清发展形势,加快落实产业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黄河燕演讲
黄河燕在会上作了以“软件铸魂智能社会 产教协推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演讲。她认为,高校应该深刻认识与思考智能时代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培养模式,深入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方法,为国家和行业培养输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创始院长陈钟发表讲话
有多好的智能人工 就有多好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发表演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以“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为题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新工科应运而生。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发表讲话
同样重视人才培养的还有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他在现场分享“产业融入教育,AI人才创新培养”主题内容时指出,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迅猛,国外巨头争相布局AI基础层与技术层,而国内公司主要聚焦于AI应用层的建设。目前,中国现阶段AI人才严重不足。近年来,东软集团采用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北京课工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肖睿发表讲话
对于人工智能教育,聚焦大学生IT人才培养的北京课工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肖睿也从技术、产业、人才、本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做了分析。他认为,学习人工智能不需要全面学,要有重点,知识工程、机器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都是重点,要重视跟踪创新,要重视项目和场景实践。

会议圆桌对话现场
在会议圆桌交流环节,来自百度、新华三集团、擎天科技的企业高层和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常州职业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的院领导,围绕“当前深化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打造校企联动新生态”、“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需求”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文/图 张媛媛 编辑 顾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