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朱远明 通讯员 肖日东):6月26日上午,南京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打击毒品犯罪,开展禁毒工作的相关情况,以及查办的毒品犯罪案件典型案例。本次发布会由南京市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副检察长陶国中主持。部分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相关人员参与活动。

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朱远明
2018年以来,全南京市检察机关受理毒品犯罪一审公诉案件879件,共1088人;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926人,提起公诉1099件,共1376人。市检察机关先后办理了任某、陶某等8人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买卖、运输制毒物品案,宋某等2人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等一批涉案毒品数量大、团伙作案、情节恶劣的毒品犯罪案件。近年来,被判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涉毒重刑犯,占所有刑事案件重刑犯的71.4%。
南京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黄志坚表示,近年来,毒品犯罪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犯罪分子再犯比例高且呈年轻化趋势。近三年全市移送审查起诉的毒品犯罪分子,20周岁以下的共40人,同比2017年增长48%。二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类毒品增多,新型毒品显现苗头。近年来南京市毒品犯罪以三唑仑、咪达唑仑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逐渐增多,具有强烈致幻作用的“LSD”(俗称“邮票”)等新型毒品也开始流行于学生群体之中。三是以大麻为主的境外毒品多渠道流入国内。2017年以来,市检察院先后办理了10件走私毒品案件,其中7件所涉毒品为大麻。大麻在青年群体特别是留学生群体中开始泛滥。四是犯罪手段多样,隐蔽性进一步增强。毒品犯罪分子大多采用网上商谈、网上支付、异地交付等方式实施毒品交易,使买卖磋商、毒资支付与毒品交付各环节相对割裂,其隐蔽性显著增强,给毒品犯罪的打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