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植树造林增绿色 保护母亲河生态 补缺复绿,打造沿江“千里绿廊”
春风和煦,柳丝绽绿,又到植树造林的最佳季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部署要求,省委、省政府明确,2019年江苏省植树造林的重中之重,是在长江两岸建设“千里绿廊”,助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和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推动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南北岸线都有绿化“缺口”
长江江苏段有430多公里长,两岸造林绿化现状如何?2018年底,省林业局组织专家对沿江绿化“家底”进行了大排查、大摸底。
“大部分地区的造林绿化是好的,能栽树的地方都栽了,部分地区存在造林绿化破碎化现象。”省林业局副巡视员葛明宏说,长江从苏皖交界处流入江苏,南岸岸线400公里(太仓浏河口以下岸线属上海),北岸岸线450公里,专家们沿着江堤调查,但很多地方走不通,因为堤上有码头、发电厂、取水口等。“跑南岸时我们的车子从江堤上下来十多次,跑北岸时下来30多次。”葛明宏说,沿岸绿化带被割裂,有的地方造林绿化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土地使用权属比较复杂,未能统一规划、统一植树造林。
“长江沿岸的造林绿化要求很高,除了防护林、景观树,还需要具备生态涵养功能。填补绿化‘缺口’,迫在眉睫。”葛明宏说,调查结束后,江苏省迅速制定《长江江苏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总体规划》,涉及沿江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8个设区市下辖的39个区(市、开发区、产业园等)。
南北江堤“补绿”精确到亩
省林业局局长沈建辉说,这份《总体规划》以“一带”(沿江两岸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三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多点”(沿江村镇、交通枢纽、厂矿企业、码头及滨江绿地公园等节点)作为规划布局,立足于长江两岸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形成以林涵水、依水建林、林水相融格局,构建完善的流域生态景观防护林体系;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经济、生态、景观效益“三效”兼顾。
《总体规划》将沿江造林绿化任务分解到8个设区市的每个县(市、区),精确到亩,要求有详细实施方案。沿江新增造林面积19790亩,2019年新造林要完成70%,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还有近10万亩林地要完成提档升级;2025年全面达到沿岸江堤绿化提升目标。调查中发现的江堤绿化断带,原则上要补齐;窄带要加宽,造林绿化宽度不少于30米;绿化次带要提升;林木覆盖不到位、品种不符合要求的残带,则须改造。
关于沿江绿化造林的林木品种选择,沈建辉说,以耐水湿的池杉、水杉、中山杉、柳树为主,江堤节点部分的绿化提倡以乡土树种为主,可栽种榉树、银杏、乌桕等。
两岸造林各地纷纷行动
这份《总体规划》出台后,各地迅速行动起来。
南京长江江段长约81公里,江中洲岛资源丰富,岸线总长达308公里,位居省内第一,沿江1公里范围内已有各类造林约8.52万亩,林地占比高,但沿江地区的生态隔离和污染防护林功能不够完善,滨江绿色界面仍未连贯,生态岸线段绿道未实现全线贯通。该市新近出台的“长江南京段岸线造林绿化计划”明确,通过建设护堤护岸林、全面实施岸线复绿、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和沿线村庄绿化美化,在2018年已搬迁23个非法码头基础上,2019年加快推进8公里长江岸线复绿。
镇江一直比较重视沿江绿化建设,上世纪90年代曾陆续种植逾3万亩长江防护林,但随着岸线开发和城市发展,长江两岸不少生态空间变成生产空间。在新一轮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中,2019年该市造林绿化重点包括长江干流、支流两岸江堤堤干、临水侧至江水滩面、背水侧100米范围内宜林地块的造林绿化,以及干堤背水侧500米范围内村庄、厂矿企事业单位、交通道路、农田林网的绿化,仅长江沿岸100米范围内,就将植造逾1000亩成片林。
靖江市长江岸线总长52.3公里。该市新桥镇新合村有2.6公里长江岸线,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江鲜村”,在发展养殖、加工、餐饮等产业的同时,渐渐改变了湿地原有的生态风貌。该市决定,将新合村近400亩江滩养殖场全部“退渔还湿”。泰兴市将投入6.2亿元,实施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建设工程,着力打造长江生态大走廊“绿色名片”。江阴市有34.8公里长江黄金岸线,目前有近25公里被各类建设占用。该市已编制完成长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规划,到2022年,规划港口岸线占比将降低到57%以下,同时加大沿江绿化力度,见缝插绿,尽一切可能补全绿化断带,提升造林质量。(新华日报 记者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