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之美,美在“和而不同”
南京日报1月23日报道,南京市日前印发《南京市农民住房设计导则》,为农民建设和设计住房提供专业方案。导则由市规划部门负责制定,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施行。其中一大亮点,是为南京市农民住房设计出3种建筑风格,分别是宁镇风格、江南风格和江北风格,供不同区域居民选用。
南京美不美,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村。南京市领导在2019年的南京市两会上强调指出,努力打造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标识,更好彰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魅力与风采,一个重要要求是塑造卓尔不群的美丽印象,让南京美在恢宏大气、美在精致精细、美在生态宜居,充分展现“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空间布局。以此为标尺来衡量,我市不少地方在建设美丽乡村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比如,在少数地方,乡村建设实际上处于自发状态,农村住房建成什么样,基本上由农民自己说了算。“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乡村风貌难免会杂乱无章。又比如,在一些地方,乡村建设虽然引入了专业的规划设计,但有关主事者片面要求村庄整齐划一,由此导致千村一面现象。这些都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解决之道,就是要通过专业性指导、政策性引导,让乡村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无序走向和谐。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建筑特色上,分野尤为明显。试图用一种模式或风格包办辖区内所有村居的规划设计,肯定有失科学。前些年,不少地方对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情有独钟、大力推广,结果造成了“马头墙”的泛滥。此次出台的导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形,给出了不同的建筑样式和风格供农民选择,这种有差异、可选择的做法虽然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但显然更为合理。南京的美丽乡村,就是要追求总体和谐统一、个性鲜明突出。“和而不同”应当成为今后乡村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理念。
当然,专业的规划设计方案出来后,如何让农民普遍接受和采纳,仍然有不少工作要做。在这方面,政府和专业人士既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也要积极用好政策的杠杆、专业的影响,引导和说服农民优先选用政府推荐的设计方案。据了解,南京市目前已经推出了相关奖励政策,对采纳推荐方案的农户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这将有助于“推荐版”设计方案的广泛推广。可以预计,随着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今后来自各种渠道的“设计师下乡”将成为常态,农民住房的个性化设计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
每年春节,乡村都会成为传统年俗文化的“主场”,乡村发展也会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应当承认,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面前,我国广大乡村平时是不热闹、不饱和的,大量村居实际上处于空置、半空置状态。因此,美丽乡村不应该是从无到有“建”出来的,而应该是从有到优“改”出来、“用”出来的。尤其是在南京这样的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地方,更有必要倡导依托乡村现有建筑存量进行有序改造,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大拆大建甚至推倒重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一方面也有助于保留乡村的空间和文化记忆,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南京日报 作者 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