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文体 >> 正文

图书漂流 莫让起点变终点

2018-01-12 10:37:17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罗毅     责编:陈梦楠    

  眼下,“图书漂流”早已不是新鲜词。随便走进江苏某一个城市的公园、广场或者购物中心,你都有可能和“图书漂流箱”不期而遇。从前两年热闹一时的“地铁丢书”,到如今江苏各地掀起的“漂流驿站”,全民阅读也搭上了“共享”快车,从单纯的私人化阅读向共享阅读迈进。然而,图书漂流并非一帆风顺,各地图书“漂不动、漂不远”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让图书漂流真正实至名归,这不仅考验市民的文明程度,也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

  在图书的实际漂流过程中,图书丢失、还书超时是普遍现象,更有人借换书之机投放非法出版物,或以旧换新,还有些回漂的书上留下了读者不文明的印痕。

  图书漂流为何漂不动、漂不远?首先是市民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根据省全民阅读办的一项摸底调查显示,江苏省内绝大部分图书漂流点的图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政府采购、社会募捐和个人捐赠。有政府采购和广泛发动捐献做兜底,漂流图书的来源得以保障。但俗话说,“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知道珍惜”,面对崭新、免费的漂流书,部分读者难免会有贪小便宜的心态,“不拿白不拿”或者图书到手后随便丢弃,不仅浪费了图书资源,更让图书漂流这种形式陷入困境。

  图书漂流乱象的背后,还凸显管理的难题。作为一项可以带来文明城市加分的政绩工程,许多单位申报积极性很高,但往往漂流书屋/书箱/驿站建立后,后续管理热情不高,导致漂流的质量难以提升。

  如何维护图书漂流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内不少地方都进行了探索。南通市全民阅读办分两批次累计投入10万元图书,用于“鸟巢书屋”图书的初始投放和补充,各区全民阅读促进会、阅读办负责后期投入和日常管理。例如崇川区由鸟巢书屋临近报亭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区里每月补贴200元管理费;港闸区、开发区、通州区由临近社区工作人员、志愿服务者进行管理。宿迁采用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地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管理,由市图书馆安排专人巡查管理,定期对图书查验、补充、流转,保证正常运行。张家港则在文化志愿服务驿站发放图书捐赠证书,填写漂流卡,盖上图书漂流骑缝章,漂流满十次或捐赠满十本书,便可获赠奖品。

  这些办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图书漂流的正常运转,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不应止于管理层面。图书漂流作为书的共享模式,是“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文明价值观的呈现。在共享精神下,一本书的顺利分享不再仅是阅读的传递,更是信任的传递,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新时代的问题,需要新时代的解决思路。如何既能体现开展图书漂流的初心,又让图书漂流真正变成诚信的“接力”、智慧的共享?移动互联时代,利用创新技术实现漂流图书的创新管理是打通“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的“利器”。

  在江阴,“香山书屋”是一个知名的全民阅读品牌,其倡导的阅读志愿服务,成为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的案例。“香山书屋”在江阴发起的“书香漂流公益项目”,或许正因为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的脉搏,才在当地成功地进行了实践并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书香漂流公益项目”采用线下“漂流书箱”与线上“全民阅读、志愿风采”书籍借阅系统相结合的模式,在公共活动区域设置“漂流书箱”,书籍统一用软件系统管理,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图书封底的二维码实现分享、传递;志愿者也可根据扫描者的注册信息对图书进行追踪与催还,加之志愿者定期对漂流书箱进行维护,确保书籍与书箱的常态化运作。目前,维护漂流书箱的志愿者已形成团队化运作,并通过“时间银行”系统吸引普通市民,捐出自己的业余时间参与义务维护工作。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前沿技术和碎片化时间管理,这个项目迄今吸引了超5万人次参与图书共享漂流。

  由此可见,保证“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畅通,说到底要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思路与创新举措,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在图书漂流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共读共享”成为书香江苏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