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学生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教授的DIY研读研究课。
这个学期,南京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邱芷晗走进了当代著名哲学家、校党委书记张异宾的博士生课堂。这源自该校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推出的DIY研读研究课,从课程设置到开课由学生主导是这项尝试的突出特点。
“这样做是希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同学,唤起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延伸到对工作和事业的热爱。”张异宾教授表示,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选择不仅是立德树人在贯穿教育整个过程中的一次尝试,也将会为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空间。
经过一年的探索,南京大学DIY研读研究课已从最初首批6门课程,增加到现在的51门,并初步形成了DIY研读研究课程+本硕(博)合开课程的基本架构形式。其中,本硕(博)合开课程是将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向本科生开放选修,DIY研读研究课可作为本科生与研究生衔接的过渡课程,既满足本科生学术基础学理素养的养成,也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索兴趣与研究素养。
课程教师均可“私人定制”
DIY研读研究课的最早提出者,是南京大学的学生社团悦读书社。
“学校原本的课程并不少,但发现为自己量身定制却很难。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我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南京大学悦读书社社长汪斌如此解释这个教学创意的初衷。
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悦读书社“自主设计主题并邀请名师开课”的想法得到学校教务部门的支持。本科生只需在教务处网站按照选课流程,填写一份“定制订单”,便可“私人定制”老师及授课内容,还可以选修部分硕士生、博士生课程,课程同样将采取研讨形式。
9月25日下午,文学院教授徐兴无的《左传》研读研究课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开课了。正式开课之前,徐兴无教授已事先提示参与选课的学生把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和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作为参考书。课堂伊始,徐教授对“传”和“经”做了简要阐释,便将课堂交给了同学,在学生的自主研读过程中他再进行补充和点评。
据了解,DIY研读研究课一般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专为本科生开设的研讨班一般15人以内,本硕(博)合上课程通常5-10个人。
“勒克莱齐奥教授的课太热门,我们今年开放了100个名额。”南京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里说的是今年77岁的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今年是他连续第五年在南京大学开课。本学期,由他全英文授课的通识课《现实:文学与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经同学票选,纳入了DIY研读研究课名单。
“DIY”让大学课堂焕发生机
张异宾教授谈到DIY研读研究课时印象深刻,“当时,悦读书社的学生们直接找到了我的博士生课堂,请我加入他们的课程计划,一开始我也有些犹豫,因为博士生课堂主要是对专业的讨论和专业的研究,本科生的参与是否对他们有益处?”不过,他的犹豫很快被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打消了。
“我上学期的课是文献阅读与批判,对本科生的挑战非常大,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五名本科同学不仅始终参与讨论,并且敢想敢问,活跃了课堂气氛。”这个学期,张异宾主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也成了DIY研读研究课。
DIY研读研究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触动呢?2015级商学院本科生邱芷晗说,“一开始是被张异宾教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又好奇博士生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在其看来,能在本科生阶段就有机会去感受这样的思想碰撞,相信对未来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助益。
《左传》研读课的课代表常同学也表示,这样的选课形式更符合同学们的兴趣点,可以让学生在面对文本时有更加清晰的思路,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调整学术方向。
“这是南京大学自下而上探索的一套全新教学与管理模式。”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邵进表示,“目前的DIY课程中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较多,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放。这些课程更多倡导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训练,例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而这些思维光靠专业课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扩展学生的方法论知识。”
在DIY研读研究课上,同学们可以参访博物馆欣赏中国书画之美,去天文台探寻“天眼”背后的科研奥秘,在古墓发掘现场感受中华文明……据了解,一年前,南京大学DIY研读研究课推出首批6门课程,2017春季学期继续推出32门,9月份开始课程已经增加到51门,近1000人参与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