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细化管理“给力”,高科技手段助力 交通堵情缓解,部分主干道“提速”
南京应天大街高架,日均时速提高16.7%;龙蟠南路,日均时速提高51.6%……说起南京应天大街高架和龙蟠南路等道路,老司机向来都避着走,因为这是出了名的拥堵路段。然而近半年来,这些“老大难”道路的拥堵情况正一点点改善。
南京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这些变化离不开大数据帮忙。2017年以来,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按照精细化建设管理十项行动要求,根据交通秩序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部署,越来越多地将大数据运用到交通管理中去,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确定着力点,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大数据助警迅速找出堵点,清除堵源
16日上午,南京日报记者来到南京交管局指挥中心,这里上百块显示屏正播放着与交通有关的各种画面:车来车往的现场交通路况、各种颜色标识道路拥堵状况的路况电子地图,还有可显示原因、时段、状况等众多因素的路况屏显地图等。
“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就设在这里,每天,各种数据信息在这里实时汇集,并以地图形式表现出来,便于交通管理工作人员掌握全市交通情况。”南京交管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京日报记者看到,这些地图功能十分强大,比如,路况电子地图不仅可以看到堵情,还可以计算出道路拥堵指数,也就是通过这段路需要比畅通时多花多长时间;有的地图甚至可以通过分析已有数据,预测出明日拥堵路段。
这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地图为交管部门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10月16日清晨,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就处理了一起车辆抛锚事故,及时缓解早高峰堵情。
当天7点,正在指挥中心值班的姜警官在全市交通状况热力图上发现,卡子门立交往内环东线方向的一段线路变成了红色,这代表拥堵。此时早高峰刚刚开始,若不及时处理,势必造成更严重堵情。姜警官赶紧调出卡子门立交往内环东线方向的监控探头,通过视频巡查方式寻找拥堵原因,原来有一辆大客车停在路中间。他迅速将这一情况通知机动大队铁骑中队。2分钟后,铁骑中队民警赶到现场。经询问,原来这辆大客车抛锚了。指挥中心立刻联系到大型清障车。20分钟后清障车赶到现场,及时拖走抛锚车。“现在,每天都有一些堵点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并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姜警官说。
与地图公司数据共享,方便市民了解路况
2017年,南京交管局与百度、高德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地图公司将采集到的道路交通数据与交通指挥中心共享,交管部门也会将自己掌握的交通状况第一时间发布在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上,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采访中南京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重点道路密集布设了2359处高清数字监控和75处高空监控,通过这些监控探头的视频巡查和路面警力,交管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路况信息,但对于一些偏远道路,有时未必能及时掌握信息。此时,拥有广大用户基础的地图公司数据可作为一种很好的补充。
更重要的是,交管部门还可以将交通管控措施通过地图公司发布。在刚刚结束的南京马拉松赛事中,不少道路都临时限行,为便于市民选择合适线路,交管部门将管控线路发布在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上,这样市民在导航时,地图会引导他们避开赛事线路。
“除了预先发布外,当车辆抛锚或交通事故等原因导致突发性道路拥堵时,我们也可以直接在地图端发布信息。”姜警官说。
部分路段日均时速提高,龙蟠南路“提速”51.6%
2017年以来,南京的机动车从238万辆增至252万辆,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少市民觉得有的路段反而更通畅了。
南京日报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在大数据的帮助下,2017年以来交管部门在交通管理方面“精耕细作”,有效提高了通行效率。在高德地图的百城拥堵指数排名中,2017年一季度南京排名第16位,二季度则下降4个名次,排到了第20位。据南京交管局提供的数据,7—9月全市高峰延时指数为1.772,平均车速28.1公里/时,拥堵情况较一、二季度有了进一步缓解。
与此同时,一些路段的畅通度也有明显提高,如应天大街高架,2016年四季度时拥堵指数2.97,也就是平时走1小时的路,要2.97个小时才能走完;2017年三季度应天大街高架拥堵指数降为2.6。而且,其日均时速也由24.07公里升至28.1公里。另一条常年拥堵的龙蟠南路拥堵指数更是由2016年四季度的3.61,降至2017年三季度的2.3,日均时速也由19.53公里升至29.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