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根据用地方需求个性化打磨 高标准农田建设首现“定制服务”
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会议9月25日举行,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溧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其中根据用地方需求进行个性化打磨的“定制服务”,引起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这处“定制服务”的高标准农田位于南京溧水区白马镇曹家桥,面积约1.3万亩,主要用于种植黑莓。在项目现场,此前高低不平、杂草丛生的田块如今已经基本平整完毕,项目区内的土方平整、塘坝修整已经完工,部分混凝土路也已经完成浇筑。
所谓“定制服务”,是指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提前了解用地方的种植特点,根据其需要对农田进行高标准建设。
南京溧水区农业局局长陈晓燕介绍,一般来说,当地建设高标准农田会参照水稻种植特点,注重田块连片、平整,并花大力气建设引水渠,方便水稻引水灌溉。而这处1.3万亩土地流转给了江苏煜耀生物公司种植黑莓,黑莓对土地的要求是基本平整,但排水性能必须加强。
针对用地方种植黑莓的需求,南京溧水区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时,重点对沟渠灌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增修了1.32公里排水沟,强化了土地的排水功能,以满足黑莓种植企业的需求。南京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南京市首次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大面积“定制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十二五”以来,南京市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的同时,设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16年,南京市新建高标准农田65.22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3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64.8%,位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强化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南京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将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度,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鼓励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结合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切实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效益,着力建成一批质量高、环境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到202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比重在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力争达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