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好男儿闪耀朱日和阅兵场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举行 新华社发
7月30日接受检阅的12000名官兵、600余台(套)装备,组成1个护旗方队、27个地面方队和9个人员方队;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00多架战机编成1个纪念标志梯队、1个空中突击梯队和6个空中梯队。在这12000名官兵中,有江苏扬州市家乡父老熟悉的军中骄子、江都好男儿、第四次参加重大阅兵任务的黄继;还有已连续参加两次全国大阅兵的连云港棒小伙儿张洋。
黄继:再携武警特警方队完美亮相

黄继
28年来重大军事任务从无差错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971年,黄继出生于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大同村。他从小就身材挺拔、仪表堂堂,很早就展现出特有的阳刚之气。18岁应征入伍,因外形优秀、综合素质过硬,被直接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后历任武警北京总队指挥学院院务部副部长、武警北京总队军乐团团长、武警北京总队十五支队支队长,直至现任武警北京某部师长。
28年戎马生涯,无数次重大军事行动和外交任务,黄继总能全力以赴,无一差错圆满完成。2009年,黄继受命组建“雪豹”突击受阅方队,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大阅兵任务,因成绩显著,被武警总部授予一等功。
2009年10月1日的长安街,万众瞩目。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江都籍好男儿、武警装甲车方队队长黄继英姿飒爽,立于头车,敬着标准的军礼,第一个通过观礼台,因此得到“中国武警带装受阅第一人”的美称。就是从那次阅兵式开始,黄继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家乡的骄傲。
2015年,黄继因为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技能过硬,第三次入驻阅兵村。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黄继和孟鸣少将一起率领武警反恐突击车方队,分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再次受到武警总部嘉奖。
“不只为了展示,拉出去就能打仗”
7月末的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骄阳似火。黄继和徐平少将一起身着迷彩作战服,佩戴防弹装具,腰下斜挎手枪,立乘特战车,以战斗姿态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这是一次野战化、实战化的阅兵。受阅人员全部来自一线作战部队。组成该方队的猎鹰突击队,是我国武警反恐力量的拳头部队。这支特战部队,正是由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4月9日授旗成立的。
在这次阅兵中,猎鹰突击队队员10人一组,乘反恐突击车接受检阅。“这是反恐作战最基本的单元,包括指挥、突击、侦察、排爆、狙击5个要素。”黄继告诉记者,“我们不只是为了展示,而是拉出去就能打仗。” 本次阅兵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仅要展现整齐划一的风采,更重要的是展示“一种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
张洋:九三阅兵的帅小伙这次当上教练员

张洋
当大阅兵的画面刷爆大家的朋友圈时,连云港小伙儿张洋就在现场接受“沙场点兵”。“9时17分,阅兵车经过我们反坦克导弹方队时,我用力行了一个笔挺的军礼。”电话里,张洋的语气兴奋而骄傲,“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口号依旧在他的脑海中回荡着。
2015年9月3日上午,当兵8年的张洋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全世界几十亿人的瞩目之下通过天安门广场,一展雄风。
“作为一名军人,能接受祖国的检阅,是我一生的荣耀。”张洋说,从那一刻起,这个出生于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镇的小伙子成了连云港人的骄傲。而第一次参加大阅兵也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原本打算当年退伍的张洋留在部队。
生于军人家庭的张洋知道,能够连续参加两次全国大阅兵,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家族都是无上的荣耀。“和以往阅兵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沙场点兵’。因此,我们不是在展示军人整齐划一的风采,而是拉出去就能打仗的状态。”张洋认为。
朱日和训练基地风沙大,白天热、晚上冷。太阳无情地在战士们的脸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印记。张洋脸上的皮一层层往下掉,蜕了两层皮后,晒成了直播上我们所看到的古铜色。这次的训练中,因为出色的表现和成绩,张洋被选定为教练员。也就是说,除了完成自身的训练任务外,他还要和其他教练员一起“带兵”。
7月30日凌晨3时30分,集合的哨声吹响了。张洋说,从头一天晚上到口号响起的那一刻,战士们近乎是一种“充血”的状态。9时17分,阅兵车经过张洋所在的方阵时,除了自豪他内心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报告主席,我们是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