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去年南京PM2.5降幅全省第一
臭氧污染成长三角春夏季节的首要污染
“6·5”世界环境日即将来临,南京市环保局昨天发布2016年南京环境质量报告。记者获悉,南京2016年空气改善明显,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42天,同比增加11天。同时,水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空气:PM2.5降幅全省第一
2016年,南京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42天,同比增加11天,达标率为66.1%,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臭氧。数据显示,2016年南京PM2.5年均值为47.9μg/m3,超标0.37倍,同比下降16.0%,降幅全省第一;而臭氧超标天数为56天,超标率为15.3%,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臭氧污染已经“来势汹汹”。
水:几大湖几乎都得“富贵病”
2016年,南京112个水环境功能区监测断面(点),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有63个,占56.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质断面有13个,占11.6%,基本持平。报告显示,“劣五类”的大型水体有:内秦淮河、外秦淮河、金川河。而“富营养化”湖泊有:石臼湖、前湖、玄武湖、南湖、莫愁湖、月牙湖、金牛湖、固城湖、紫霞湖。
声:交通噪音日益严重
目前,南京噪声监测点位有539个。2016年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3.9分贝,同比下降0.9分贝;郊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3.8分贝,同比下降0.8分贝。而245个交通噪音监测点位显示:城区,交通噪声均值为68.3分贝,同比上升0.5分贝;郊区,交通噪声均值为68.0分贝,同比上升0.1分贝。
臭氧污染越来越重怎么破?
截至本周三,今年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106天,比2016年增加了19天。然而,各项空气污染物中,臭氧超标增幅最大,比2016年同比上浮12%。“近几年,臭氧已经取代PM2.5成为长三角地区春夏季节的首要污染物。”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说。
“臭氧污染治理不是立竿见影,马上就能看到成效的。”环保部门人士介绍,相对于治霾,臭氧污染治理更难,而且是一个长期过程。在中国,臭氧污染呈现区域分布特点,即经济越发达,臭氧污染越重,长三角是重灾区。环保部门分析,这和区域内化工企业、汽车保有量大有关。“研究证实,臭氧污染和雾霾污染一样,具有传输性。”环保部门介绍,如果上风向钢铁、电力、石化企业集中,臭氧污染也会向下风向区域传输。
据悉,今年,南京将首次采取臭氧污染应急措施。环保部门透露,应急措施包括当臭氧污染超标时,对石化、汽车喷涂、维修等行业采取减产、停产措施。但应急措施是不是能立即减少臭氧污染,环保部门也不能给出肯定答复。对此,南京市环保部门建议,针对臭氧污染应该采取区域联防联控,比如根据夏天的风向,在上风向区域控制热电、钢铁、石化、汽车喷涂、电力生产的排放,特别是高架源排放(烟囱)。据悉,江苏省正在筹划今年夏天在全省开展臭氧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玄武、鼓楼两区黑臭河道治理后仍有“重度黑臭”
市环保局监测科技处昨天还通报说,2016年南京36条黑臭河流治理后,今年1-2月“重度黑臭”的仍有两条:百水河支流(玄武区)、二仙沟(鼓楼区)。
据悉,南京全年完成了36条(40段)河道整治工程,共完成排口整治668个,河道清淤84.7公里。“从今年1-2月监测数据看,非黑臭29条,轻度9条、重度黑臭2条。”市环保局监测科技处相关人士说。记者昨天采访获悉,百水河支流处于玄武、栖霞交汇河道。不过,玄武区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河道周边的小区主要为仙居华庭及仙居花园,2016年上半年开始,玄武区对百水河支流南北段开展了综合整治,主要工作是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整个工程2016年11月底完工。为何监测结果还是重度黑臭?据悉,沿河的农贸市场、小三产产生的内源污水仍下河,并且只能靠雨水补给,所以水质改善不明显。市河整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条河道今年整治方案已开始落实,将对管道进行铺设、更换。
金陵晚报记者 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