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全力治污攻坚 苏州精绘生态“工笔画”
2024-06-07 09:50:05来源:新华日报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原标题:让美丽苏州底色更“绿”——全力治污攻坚,苏州精绘生态“工笔画”

全力治污攻坚 苏州精绘生态“工笔画”_fororder_1

全力治污攻坚 苏州精绘生态“工笔画”_fororder_2

全力治污攻坚 苏州精绘生态“工笔画”_fororder_3

全力治污攻坚 苏州精绘生态“工笔画”_fororder_4

全力治污攻坚 苏州精绘生态“工笔画”_fororder_5

  这里是“中国最强地级市”,2024年第一季度,开足马力实现“开门红”,以7.9%的GDP增速,领跑全国万亿城市;这里是中国人的“梦里江南”,晴空万里下、水榭楼台间,深深浅浅的绿荡漾开去,处处是化不开的江南风韵。

  苏州,作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科“优等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巧织经济生态“双面绣”。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污染防治攻坚更要向纵深推进。2023年,苏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如今,“苏州蓝”晒图越来越多,平江路“果冻河”持续刷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等“新客”陆续来访;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连续6年在全省考核中获得优秀,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到96.2%,再列全省第一。“赢”在蓝天碧水间,苏州交出一份“走在前、做示范”的高分生态答卷,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现代化新图景,徐徐铺陈。

  打好“组合拳” 开创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局面

  碧空如洗、碧水清流,行走在苏州,绿水青山触目可及。

  过去一年,苏州对照环境治理的更高标准,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出发,攻坚克难“啃硬骨头”,多维度协同控制、多领域共同治理、多部门合作联动,打好“组合拳”,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开新局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保护一片蓝天、一江碧水、一方土地,治污攻坚不断向纵深拓展。

  向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目标,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大气治理稳扎稳打,积极推进首季争优、夏病冬治,苏州市大气攻坚指挥部先后召开近40次工作调度会,会同公安完成国三柴油货车限行措施调整工作,建立重点区域工地扬尘巡查打卡机制,全面推进完成煤电机组全负荷脱硝改造。

  2023年,苏州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80.8%,均居全省前列。苏州率先完成全部4家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成为全省首个钢铁行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城市。

  向着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水环境治理实现突破,针对湖泊总磷瓶颈,实施“一湖一策”治理项目,收严主要通湖河道总磷控制标准。开展“一断面一方案”攻坚,重点开展氟化物等特征污染物整治专项行动,落实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分质分类收集处置。

  2023年,苏州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93.3%,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95%。张家港、太仓、常熟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省63个县(市、区)中位列前三。吴淞江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向着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目标,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

  土壤污染防治安全推进,进一步规范全市739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监管。会同资规局印发《苏州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工作指南》。组织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动“一井一策”水质提升。

  在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里,污泥被工作人员“摊”在薄层蒸发器上,多道工序后,干污泥再生燃料“出炉”,可用于热电厂掺烧发电。这一项目入选首批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2023年,苏州继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新污染物治理,编制“无废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张家港沙钢集团获批全省首家无废集团建设试点,5个化工园区启动无废园区建设。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挂牌成立全国首家氟化物污染治理研发中心,入选2023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名单。

  此外,苏州以治理噪声、异味污染问题为抓手,深入开展“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全年共检查噪声、异味领域各类场所23万余家次,督促整改问题24883起,噪声和异味信访投诉举报同比下降。

  共护“江湖” 打造长三角绿色发展示范样板

  夏日悠长,阳光洒在太浦河上,波光粼粼,船舶来往不息,沿河岸边,绿荫如盖。沪苏浙的交界点,正落在太浦河的河心。从各扫“门前雪”的监管盲区到现如今共下“一盘棋”的跨界水体协同共治示范样板,这条“绿色带”见证了长三角地区一衣带“水”、一心“护绿”的决心。

  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相依。在治理上,更要绿色共建、环境共治、美丽共享。近年来,苏州主动发起建立边界水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大力推动先行启动区美丽湖泊群建设、元荡美丽乡村群建设、太浦河沪湖蓝带计划项目。生态底色不断擦亮,省际边界联合河(湖)长制治水经验入选中组部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太湖是长三角水生态、水环境的晴雨表。加强太湖流域保护治理,对于保障长三角地区水安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走在阳澄湖半岛小西湖岸边,湖面下各类水草顺着水流“起舞”,“水下森林”生机盎然。2023年,相城、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发布《阳澄湖生态环境联保共治行动方案》,三地建立联合湖长制,专案推进、收严标准、协同治理,阳澄湖心断面首次达到Ⅲ类。从“养殖湖”到“生态湖”,阳澄湖的蝶变,是苏州强力治太的缩影。

  过去一年,苏州立足高位部署,制定印发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等1+N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太湖保护与发展市级协调机制,2023年度共实施8大类78项重点治太工程项目,完成投资40.6亿元。

  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取得“开门红”。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太湖首次被生态环境部评价为水质优良湖泊。太湖苏州辖区总磷浓度0.047mg/L,同比下降23.0%,率先达到Ⅲ类,太湖湖心断面首次达到Ⅲ类,太浦河出境断面连续5年达到Ⅱ类,太湖水质藻情创16年来最好水平、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

  当前,太湖进入安全度夏关键时期。为确保苏州市民的“大水缸”安全,苏州正在马不停蹄抓落实。超前研究藻情变化新情况,推动蓝藻主动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监测预警及巡查打捞,确保太湖连续17年高水平安全度夏,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从高空俯瞰,浩荡长江从苏州而过,158公里长江岸线边,新时代鱼米之乡绿意浓。

  “张家港湾”是长江奔腾入海前的最后一道大弯。曾经,“江海交汇第一湾”是百姓避之不及的“烂泥湾”,码头堆场杂乱,扬尘污染严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张家港强化岸线资源整合,系统推进沿江岸线整体绿化造林工程,江岸画风有了变化,湿地芦苇丛生、江滩绿意盎然。2023年,张家港新增长江沿岸造林202亩,去年年末以来,在长江张家港段已监测到了9头江豚出没。

  沿着长江苏州段岸线行走,像“张家港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长江经济带的“含绿量”持续攀升。苏州始终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4+1”工程和“十年禁渔”等任务,严守生态治理底线,筑牢生态修复底盘,奋力描绘长江苏州段精彩画卷。

  “碳”路未来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生态禀赋不仅是一个地方的环境优势,更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工业强市,苏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提到钢铁行业厂区,不少人脑中会浮现这样的景象:高耸的烟囱、大量烟雾排放、灰蒙蒙的天空。而在苏州,治污设施稳定运行,粉尘污染点位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喷淋洒水系统常态化保湿降尘……一个个“花园式工厂”展现新气象。

  为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被列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23.5MW棚顶光伏项目,最多每年可提供约485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3.8万吨。苏州大力破局钢铁行业高排放、高污染瓶颈,包括龙腾在内的4家钢铁企业已经完成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低碳节能的理念渗透进每一个工艺环节。

  逐绿而行、向绿而兴,苏州始终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苏州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计划》印发,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收储入库项目1409个,开展排污权交易总金额1277.76万元,均列全省第一。同时,全市新增13家省级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全市环保信用参评企业、绿色企业数量均列全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5月28日,江苏省首个“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落地苏州,将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碳核查、碳减排、碳交易、碳中和认证”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近日,苏州印发《苏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下一阶段“碳”寻新路定下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绿色转型理念深入人心,为了给绿色发展留白,苏州以坚毅和果决向污染宣战,整治清退“散乱污”企业。吴江区震泽镇夏家斗村原万金钢材市场被整体拆除腾退,成功引进群进智能数控项目,预计年产值9亿元;众安桥村谢家路自然村通过地块修整、厂房改建、引入招商等举措后,从“生态洼地”变“幸福高地”;相城区黄桥街道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腾笼换鸟,引入新业态,让空间“活”起来。

  2023年,苏州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共整治完成“散乱污”企业1755家,腾退土地6247亩;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共排查各类环境安全隐患3614个,完成整改3494个。

  创新探索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生态之变,离不开治理之变。苏州不断探索新模式、新体制,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实现新提升。

  以项目为抓手,提升生态保护能级。印发《苏州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排摸入库重点工程项目252个,入选省重大项目45个,做到应开工尽开工,应完工尽完工。2024年,苏州还在2024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书中,首次将142个治污攻坚重点工程项目作为目标任务印发。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性高、协同性强。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能为生态环境治理装上“千里眼”“顺风耳”,提供“智慧脑”“灵巧手”。苏州已成立数字生态文明工作专班,加快推进“数字苏州驾驶舱”生态环境应用专题建设。“首个”“首家”接连投入使用,为苏州污染防治攻坚战插上“数字翅膀”,从信息化大步向智慧化迈进。全省首个环境管理实训基地在常熟揭牌启用;全省首家“生态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投入使用;“苏州市企业环保自查自纠服务平台”为全国首创,开启了帮扶企业强化环境管理、落实治污主体责任的新模式。

  生态治理落到实处,需要强有力的执法监管。2022年9—10月,苏州城南污水处理厂两次受到可疑废水冲击,致使生化处理系统瘫痪,造成经济损失62万余元。苏州市吴中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与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得知情况后,立刻开展联合执法,为污水验“指纹”识别污染源,最终成功侦破。该案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

  2023年,苏州组建11个“要案突击组”,开展工业涂装行业专项执法行动、太浦河流域水环境隐患排查整治、涉氟化物企业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办理大案要案46件、全省最多。一个个绿色卫士冲锋在前,全年出动执法人员4.9万人次,检查企业2.3万余家次,作出处罚决定1364件,处罚金额1.39亿元。

  新征程之上,苏州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责任使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苏州建设,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市域范例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