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金秋第一蟹”开捕 喊你来高淳吃螃蟹喽!
2025-09-28 14:36:0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9月26日上午,南京高淳。固城湖波光粼粼,渔船早已整装待发,舞龙、打莲湘、锣鼓腰鼓等民俗表演热情洋溢。随着一声“开捕咯”的号子声,20艘捕捞船同时驶向湖心。

“金秋第一蟹”开捕 喊你来高淳吃螃蟹喽!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28100012_1323_235

开捕仪式

  蟹农们动作娴熟地将沉甸甸的蟹笼缓缓起网,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固城湖螃蟹在阳光下闪耀着丰收的光芒,当第一笼螃蟹捕捞上岸那一刻,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2025年高淳“金秋第一蟹”,正式上市!

  开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品尝螃蟹也将迎来最佳日期。2025年“金秋第一蟹”的开捕活动,宣告着知名的高淳螃蟹,正式走向市民的餐桌。

  此次开捕活动,是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南京农业嘉年华的主场活动。9月26日至28日,在高淳区固城湖水慢城,会有一系列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现代农业成果,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产业振兴的重点活动。

“金秋第一蟹”开捕 喊你来高淳吃螃蟹喽!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28100011_1322_235

开捕现场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和高淳区人民政府主办,高淳慢城集团承办,以“与宁‘蟹’逅 乐享丰年”为主题。活动主办方介绍,此次主题活动,包括螃蟹开捕、惠民演出、优质农产品和美食市集、农民丰收运动会、非遗民俗巡游、丰收大舞台等一系列活动组成,力求打造一场汇聚三农力量、联动城乡资源、辐射长三角的农文体旅融合盛会。

  作为重点活动之一,螃蟹开捕,不仅是蟹农们一年辛勤付出的见证,更是一条富民产业链、一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高淳螃蟹商会会长邢青松介绍,2025年,全区螃蟹养殖面积达到21.9万亩,基本形成了涵盖苗种培育、成蟹养殖、加工运输、电商销售、文旅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固城湖螃蟹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电商销售网络辐射全国,餐饮配套与旅游服务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附加值。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超过20个关联行业得到带动,直接和间接惠及10多万农户,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他说。

“金秋第一蟹”开捕 喊你来高淳吃螃蟹喽!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28100009_1321_235

开捕现场

  固城湖螃蟹9月中下旬陆续上市,10月上中旬可批量上市,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完全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品蟹需求。

  凭“品蟹地图”,舒服游高淳

  近年来,高淳牢牢把握长三角市场需求,坚持“绿色、生态、品牌”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标准化养殖和品牌化建设。一个好消息是,在智慧养殖系统实时监测和科学管理下,今年固城湖螃蟹总体长势依然喜人,预计螃蟹规格较往年增大5-10克,产量增长10%左右,有望实现规格、产量、品质三提升的好形势。

  就在捕捞现场,岸边设置了临时展示区,分拣、称重、扎蟹、装箱、冷链运输等环节一一呈现,完整展现了从池塘到餐桌的全过程。无人机冷链监控车、智能运输设备同台亮相,让游客直观感受到高淳螃蟹产业的现代化与科技感。

“金秋第一蟹”开捕 喊你来高淳吃螃蟹喽!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28100013_1325_235

开捕节现场直播

  不仅科技助力,为了能让游客品尝美味螃蟹,游玩高淳特色景点,当地在文旅服务也做了贴心的设计。以本次农业嘉年华为契机,高淳面向游客推出了“品蟹地图”。这张地图将固城湖水慢城、高淳老街、桠溪慢城、游子山等核心景区串点成线,以品蟹美食、秋日赏景、文化体验和便捷交通为主题,将吃、住、游、购、行全流程串联,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出行指南。

  为方便游客出行,高淳还特别开通了乡村旅游直通车,串联主要景区、交通枢纽和特色村落,实现景区之间的无缝衔接。游客只需凭一张“品蟹地图”,便能轻松抵达各大景点,真正实现“坐着车去旅行、沿着路品美食”的舒适体验。

  高淳慢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农业嘉年华的平台,高淳将螃蟹产业、文化活动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让品蟹之旅成为秋天总要来高淳的理由,更成为推动高淳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新载体。”(文/图 虞彬 蔡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