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推动法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东南大学法学硕士第一党支部随法学院党委领导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以“一场接地气的思政课 一次暖人心的基层行”为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支部成员全程参与思政课堂、普法援助等关键环节,用专业行动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
听讲座、悟思想!这场“思政课”筑牢党性根基
支部特邀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教授,为支部成员及南华县政法各单位主要领导、法治专员讲授党课。党课中,刘启川教授围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法治思维》展开解读,支部成员结合法学专业深入思考,明确了“法定思维、均衡思维、程序思维”不仅是法律从业者的专业准则,更是党员践行“依法办事、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在理论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
进校园、讲法律!这次“普法行”传递党的关怀
支部党员常伟杰结合法学专业特色,以“党建+法治教育”为抓手,走进南华民族中学开展精准普法,把党的法治关怀送进校园。
面对学生群体,常伟杰以“反校园欺凌、规避未成年人常见犯罪”为主题,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用通俗语言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行为”“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传递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与关爱。
面向教师群体,常伟杰聚焦“师德师风法律法规”,解读教育领域法律条文与责任边界,强调“依法执教”是党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助力学校筑牢法治教育阵地,推动党的教育方针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
驻广场、解难题!这个“援助点”彰显党员担当
支部党员在南华县法治文化广场设立法律援助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践行党员为民服务宗旨。支部党员耐心接待每一位咨询群众,围绕婚姻家庭、劳动纠纷、邻里矛盾等民生问题,结合民法典、劳动法等法律规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与解决方案,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贴心服务。
支部党员始终以“热情、专业、负责”的态度回应诉求,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在法律服务中感受到党的温暖,切实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与幸福感。

活动现场
本次“一场接地气的思政课 一次暖人心的基层行”主题党日活动,是东南大学法学硕士第一党支部深化“党建与专业融合共进”的重要探索。支部党员在服务基层中锤炼了党性、提升了能力,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未来,支部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法治服务进基层”常态化,让党员先锋力量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绽放光彩。(文/图 陈韵)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