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姑苏区铿锵落子激活发展新棋局
新华日报  2019-01-04 17:10:07

  原标题:以四大功能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古城保护 姑苏区铿锵落子激活发展新棋局

  “古城的保护更新利用离不开区域经济尤其是特色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必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竞争力。”1月2日,苏州姑苏区召开第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号召全区上下聚焦特色化发展整体提升古城产业能级,专门提出实施好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调整。

  作为一项酝酿已久的重点工作,由姑苏区发改局牵头起草的姑苏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建议已新鲜出炉。激活发展新棋局,姑苏区将铿锵布子古城旅游和文化新经济、科技创新、现代文创设计、现代商务商贸四大产业功能区,一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繁华图徐徐铺展。

  巧于布局 谋划“四大产业功能区”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的首要任务和核心战略是古城保护。做好姑苏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首先需要思考清楚、解答明白古城保护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清晰明白“哪里保护、怎么保护”,“哪里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

  根据姑苏区产业发展状况专题研究,姑苏区经济体量和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18年,全区预计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亿元,同口径增长16.9%;支撑全区产业发展的载体平台正日益丰富,2018年,全区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楼宇、产业园合计121处,涌现出万融国际、耀盛大厦、吴中大厦、新联大厦等一批优质载体,姑苏云谷、中广核科技大厦、华贸中心等一批新兴载体蓄势待发。

  经过总结梳理,当前制约古城产业质量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空间分布的散乱交叠。古城发展客观历程和空间资源的现实制约,导致区内载体碎片化、项目分散化,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集聚受到制约。同时,各载体和区域“重经济规模、淡产业方向”的企业吸纳,客观上加剧产业交织分散和稀释弱化。虽近年来区内产业主体增长快、企业数量多,但科技创意、文化旅游、特色商贸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并不充分。2017年,姑苏区三大主导产业直接相关行业合计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仅为9.28%。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姑苏区要改变当前分散、重叠、无序的产业空间分布形态,实现产业升级,就迫切需要由全面强化向功能区差异化协同转型。基于此,姑苏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建议打造古城旅游和文化新经济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产业功能区、现代文创设计产业功能区、现代商务商贸产业功能区等四大产业功能区。

  善于留白 根据资源禀赋和现实基础明确定位

  上周召开的姑苏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及配套方案座谈会上,产业规划示意图一经亮相便引起热议。四大产业功能区几乎涵盖姑苏全域,功能明确、边界清晰,如此改革力度,在古城产业发展历程中史无前例。

  古城旅游和文化新经济产业功能区覆盖“一城两线三片”为内容的19.2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科技创新产业功能区北起金阊新城,南至南环路,形成一片纵贯南北的西部产业空间带。现代文创设计产业功能区北起劳动路,南至南环路,东自老运河,西至桐泾路,外加石湖渔家村区域,形成一条贯穿东西向的产业空间带。现代商务商贸产业功能区主要为平江新城区域。

  “这样的产业功能布局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根据姑苏区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现实基础,反复认证确立。”姑苏区发改局副局长韩晓庆解释,比如科技创新产业区,已集聚51处产业载体,其中包括姑苏云谷、芯谷产业园等21处科技创新型产业楼宇;文创产业区已集聚姑苏69阁、989文创园、第一丝织厂等10余处成熟型的文创设计产业空间;平江新城内有万达广场、苏州城市生活广场等近20处商贸综合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规划制定过程中始终以保护与发展的协同统一为基本前提和相关原则。以古城旅游和文化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为例。古城核心区将切实担负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使命,用“绣花功夫”打造古城全域旅游精致品牌;同时基于深厚文化底蕴,以“国家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试验区”挂牌为契机,把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新经济产业发展优势。

  勇于取舍 要更好发展也要更好保护

  一分规划,九分落实。要把姑苏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思路设计照进现实,关键要执行落实。那么,要如何引导产业项目,主动根据功能布局入驻匹配区域?

  当前,姑苏区正探索一系列匹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保障措施。通过强化政策引导,调整完善全区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政策格式和评价标准,由以企业规模、税收贡献为标准转换为以推动产业错位集聚和差别化集聚为导向,进行分布局区域、分产业类别、分企业层级差别化施策,对符合空间业态规划的企业和载体产业定位给予扶持引导,按产业功能区与企业业态的符合度差别化施策,形成良好机制。

  “对于众多发展板块,都是有舍必有得,也许会有个别优质项目转移,但会有更匹配的项目扎堆集聚。”韩晓庆期待的说,规划一旦发布,全区会引导产业错位集聚,统筹统配招商资源。目前,通过成片打造大规模、大集群产业功能区,实现古城更好发展,已在全区上下达成共识。展望未来,苏州古城核心区将以全域“大景区”目标实行产业转移,带动人口疏解、交通减压、环境降噪等,古城迎来高质量发展转机,也意味着历史文化名城之核将更实更亮。(新华日报 记者 陈雨薇)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