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态”保护 让苏州古建老宅焕发新生
新华日报  2018-07-20 11:31:26

  原标题:苏州文旅集团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 “活态”保护,让古建老宅焕发新生

  在熙熙攘攘的临顿路上,许多体验完“苏式生活”的游客们会顺势转到安静的钮家巷,走进潘世恩故居中躲得一份清净,同时感受“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状元荣光。

  从2013年11月立项,到设计、施工、文物陈设,一年多的时间,原先破落的潘世恩故居再次“重生”。苏州文旅集团将修缮完成的潘世恩故居,结合苏州独特的状元文化,打造成为状元博物馆、文创产品、文创企业为一体的古建修复样板工程,先后获得了“扬子杯”优质工程奖和“江苏省文物保护特殊贡献奖”。

  “状元文化是苏州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究其根本不难发现,廉洁勤政是苏州状元文化的核心内涵。”状元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老宅打造成状元博物馆既可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姑苏的人文内涵,也能为现代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据了解,苏州状元博物馆被命名为第六批江苏省廉政教育基地, 2014年11月开馆至今,已经接待了30余万人次的干部群众参观学习。

  作为苏州古建老宅保护的“主力军”,苏州文旅集团党委书记王金兴表示,古建老宅是苏州引以为豪的名片之一,因此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保护好苏州古建格局、传统风貌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古建老宅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加快建设“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苏州启动了首批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后,苏州文旅集团将原有的古建板块整合成立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后,从决策层到管理层,从规划设计部门到具体施工人员,无不围绕“古建老宅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古建老宅保护与挖掘老宅文化相结合,古建老宅抢救修缮与科学利用相结合”的保护原则,推进古建老宅修缮工作向高水平跨越。

  “由于现存古建老宅严重的受损情况以及吴地文化的传承使命,倒逼古建保护逐渐走出一条古建老宅‘活态化’保护的新模式。”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林强介绍,所谓“活态化”保护模式,就是在尊重古建历史价值和建筑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的环境文脉,对古宅进行基础设施升级并注入不同功能,使古宅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顾阿虎是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古建技术顾问,同时,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顾阿虎参与了潘世恩故居、潘祖荫故居、宣州会馆等古建老宅的前期清理、规划设计、材料遴选以及实际修缮工作。

  虽已年逾七旬,但说起经手修复的古建时,顾阿虎如数家珍。“原来,过云楼的中路轿厅相比路面矮近八十公分,在保证修旧如旧的前提下,两个月内,项目组用26个千斤顶将近100平米的老宅整体抬高了六十八公分。”顾阿虎说,香山帮匠人在修缮古建老宅方面始终保持原材料、原工艺、原风貌的修复方式。在文旅集团的古建修缮项目中,有一批像顾阿虎这样的香山帮匠人活跃在施工现场,他们在各自的擅长领域发挥作用,成为古建老宅修缮的重要参与者。

  如果把古建老宅的修复,看做是古城保护的硬件建设,那么,修缮建筑的后续运营,就是古城保护软实力的打造。

  “苏州古建老宅必须保护和运营共举。作为一种物理载体,古建老宅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处于终端位置,将老宅改造成博物馆、精品酒店,非遗展示窗口顺应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 姜林强介绍,连点成线,由线成面,古城公司先后修缮完成潘祖荫故居、博习医院旧址、宣州会馆、过云楼、相门等10处古建老宅,在原有的基础上,打造成为吴文化精品酒店、博习医院创客空间、过云楼陈列馆、城墙博物馆等一系列文化旅游“菜单”。

  以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为契机,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库和工作平台,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专题研究和探索,丰富保护内容,活化历史功能,挖掘古建使用价值。探索建立古建保护利用管理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建保护利用。到2020年,文旅集团还将修缮完成钮家巷陈宅、顾廷龙故居等5处古建老宅。

  “苏州古建老宅保护并不能拘泥于本身,要把保护揉进现代生活,跟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跟经济发展相结合。文化只有在这个方面出彩,才是真正的出彩。” 苏州文史专家徐刚毅认为,作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古建老宅保护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活态化”保护。

  王金兴说,未来,文旅集团将继续做好古建老宅的保护性利用,增加规模总量,扩大保护范围,积极探索古建老宅运营管理途径方式,形成多样化的古建老宅保护利用模式。同时,参与并推进古典园林、古镇、古村落和历史街区保护。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