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推进垃圾分类 从培养习惯开始
南京日报  2018-05-25 10:36:18

  原标题:推进垃圾分类,从培养习惯开始

  5月24日南京日报报道,南京首批全域开展垃圾分类的街道名单已经出炉,到2018年年底,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的区域,居民参与率要达到50%以上。将来居民参与的比例只会越来越高,或迟或早,垃圾分类都会是你我日常生活的一个环节,谁也避不开,越早养成习惯越好。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参与垃圾分类还面临着不少阻力。这其中,有的体现在观念层面,像现在还有人不太清楚垃圾到底怎么分,还有人对垃圾分类存在抵触心理或缺乏信心,担心“做无用功”。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推进垃圾分类最难是在源头和终端。源头是指居民参与,受到居民素质、生活习惯和政策导向等因素制约;终端是指垃圾处理,由技术水平、地方财力和规划水平等条件决定。

  垃圾分类就像用键盘打字,养成习惯相当于学会盲打,做起来几乎是无意识的,不但效率高,人也不累;没这习惯强行去做难免不适应,就像初学者打每个词都得低头找半天。垃圾分类是一定要推行的,就算一个人不大会分类、不大愿意分类,最终也得非分不可,那么这些不会、不愿就只能拖本人的后腿。当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分类、愿意分类,自己轻松了,社会也轻松了。 

  怎样才能尽快让垃圾分类变成“无意识”行为呢?居民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当然少不了,而“被动学习”或许更加重要。政府应当创造环境,促使居民养成习惯。这里说的“环境”,既有“硬环境”也有“软环境”。“硬环境”主要包括垃圾分类相关设施和管理办法的完善,得让居民觉得方便、易懂才好。一来,居民的生活圈内得有垃圾分类设施,二来,相关分类标准得固定,不宜常改。举例来说,我家小区物业计划把厨余垃圾投放点安排在小区中间,住得靠近小区大门的居民,要想出门顺便扔垃圾,得绕过去再折回来,平添麻烦就不利于培养习惯。再比如某处垃圾分类投放点,先摆着可回收、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后来标识又变成有害、无害。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就会让人扔个垃圾想半天,做不到“不假思索”,也不利于形成习惯。

  “软环境”主要包括相关知识的普及、惩罚机制和正向激励的建立。普及知识,除了要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细则,也应多宣传政府怎样解决“分类过后一车带走”等问题,消除人们的疑虑。惩罚机制主要体现在政策刚性和执行力度上,如我国台湾地区在推行垃圾分类之初,强制居民必须使用政府发放的垃圾袋就是一例。正向激励有积分换物等多种形式,与惩罚机制往往相辅相成。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对改变社会生活习惯缺乏信心,因而对推进垃圾分类的最终效果颇为悲观,这大可不必。从垃圾分类的国际经验看,既有日本那种在源头上分类极为精细、减轻终端处理压力的,也有美国那种在源头上大致分类、终端靠工业化高效处理的,可见垃圾分类不必执着于某种固定经验与模式。无论走哪条路,养成分类习惯都是绕不开的社会基础,学会了“走”,将来再谈如何“跑”不迟。

编辑: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