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清水环绕着兴化市戴南镇帅垛村半圆形的百姓公园。清晨,人们有的在河边“洒”满“黄金叶”的栈道上散步,有的在健身场上锻炼……三位老人在津津有味地玩着太极揉推器,71岁的张克东笑呵呵地说:“这里靠近河边,空气新鲜,我们天天早上在这里锻炼身体!”

公园一畔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洪海说,历史上的帅垛村由7个四面环水的“垛子”组成,下田干活儿、相互之间串门“无舟不行”。他说:“如今路桥配套,连成了一体,但近千亩水面依然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打造‘水名片’深受百姓欢迎,也形成了村庄特色。”
这几年帅垛村村民的汽车数量陡增,车辆的乱停乱放,既影响环境美观也不安全。帅垛村利用公园河南边的一块空地建起了一个“生态停车场”,清澈的河水边,种上了树木花草,成为村头一景。
柳树成荫村后的一条环形小河,一度时期河边堆满了垃圾。在村庄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村里对这条河进行了疏浚,用剪修下来的树干进行打桩驳岸,形成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水上景点,如今附近的不少村民都在这里洗菜、汰衣服。80岁的张世美老人说:“这里的河水能够照进人脸。”
帅垛村的不少生产河边都有芦苇、蒿草和菖蒲,在清理水环境打造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村里“删繁就简”割去影响交通和环境的,其余全部保留,呈现出“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景象。曾经是水浅且浑的南滩河如今整治成兴化市级的生态河。穿村而过的茅山河两侧则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精心打造“水名片”的背后是帅垛村一套常态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周洪海说,我们的村干部都是河长,每周至少巡河一次。专职河道保洁员每天都会划着小船,在河道里清理水草、垃圾、漂浮物等。“水质好了,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来我们村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了。”
周洪海坦言,过去村民们环保意识不强,但随着村里持续加大宣传和整治力度,村民们都亲眼看到了环境变好带来的实惠,现在大家不仅不会乱扔,看到垃圾还会主动捡起来,保护环境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文/图 袁开建 王晓荣 陈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