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数智赋能文明永续 南京“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入选乌镇峰会精品案例
2025-11-07 14:49:2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重磅发布了年度“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由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发起的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马拉松大赛入选“网上文化交流”领域“精品案例”,并在峰会现场进行了全球发布与推荐,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现场颁奖。

数智赋能文明永续 南京“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入选乌镇峰会精品案例_fororder_图片 1

颁奖仪式 供图 乌镇峰会

  2025年全球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的315个项目申报,经过国际专家多轮评审,最终仅12个项目获评“精品”。此次“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获封“精品”,不仅是“江苏首次”,更是以江苏南京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标杆实践之姿,向全球展示了数字技术助力文明传承的创新路径。

数智赋能文明永续 南京“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入选乌镇峰会精品案例_fororder_图片 2

现场发布 供图 乌镇峰会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的十年深耕​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是全球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盛会,历经十余载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中国智慧”。2021年起,大会面向全球发起“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征集,累计征集超千项国际合作案例。案例评选围绕“国际合作广度与深度”“契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维度,覆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上文化交流互鉴、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五大领域。

  此次入选的12项精品案例中,既有西门子“全球汽车制造业的网络安全防御框架”、中国移动“5G消息全球多运营商云化服务”等技术与产业领域标杆,也有中国科学院“PubScholar 公益学术平台”、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跨国机器人技术协作”等科研与国际协作典范,“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是其中唯一聚焦文化遗产保护、数智化创新的项目,为新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化利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全球青年共创,“南京瓷塔”数字新生

  六百年前的中国南京,曾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高塔——大报恩寺琉璃塔,17世纪借由荷兰旅行家约翰・尼霍夫的记述进入欧洲人的视野,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南京瓷塔”。然而,这座“中世纪世界奇迹”于1856年毁于战火,仅留下遗址诉说昔日辉煌。

  “面对这些逝去的传奇,今天的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能否用当下的智慧与技术,为它们注入新的生命?”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在峰会现场分享时说道。“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就是“答案”。大赛自2024年发起,至今已举办两届。2025年大赛以南京“一城(明城墙)·一塔(琉璃塔)·一河(秦淮河)”主题,吸引来自19个国家近千名青年创意人才参与,由17所国际高校及机构共同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全球创客们用数字创意续写遗产故事,让“南京瓷塔”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重获新生。

数智赋能文明永续 南京“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入选乌镇峰会精品案例_fororder_图片 3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现场发布 供图 乌镇峰会

数智赋能文明永续 南京“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入选乌镇峰会精品案例_fororder_图片 4

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颁奖 供图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南京叙事,绽放国际舞台

  此前,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联合东南大学、伦敦大学、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机构,完成大报恩寺琉璃塔4300万微米级精度数字复原,推出“去看塔——从城市地标到世界记忆”专题展,让“南京瓷塔”在全球语境中再度闪耀。

  对于“好选题”的探索,南京的脚步从未放慢。南京城墙“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共创行动、“动物理想家”红山国际联合实践营等聚焦城市资源,围绕遗产保护、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全球关注问题,围绕“文学之都”等标签向全球讲述南京故事。

  从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历史辉煌到如今数字遗产的全球共创再到多元南京叙事的全球绽放,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始终是南京与世界对话的底气。未来,南京将持续以数智技术为支撑,深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实践,推动更多本土文化遗产通过国际合作走向世界,让千年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文 王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