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江海交汇处 艺脉贯古今 解码“中国美术如东现象”
2025-11-07 11:18:3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金秋十月,南通如东县栟茶镇志远美术馆内,“同行·志远”中国如东美术作品邀请展汇聚了87件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精品。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对话,更是一次对文化根脉、乡土情怀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诠释。

  从明清文人雅集到当代农民画绽放国际舞台,从乡村工坊到国家级艺术展馆,如东用一支画笔,勾勒出文化振兴的县域样本,形成了名家辈出、群众踊跃、中西交融的“中国美术如东现象”。

江海交汇处 艺脉贯古今 解码“中国美术如东现象”

志远美术馆

  文脉深植:艺术赓续的厚度

  如东美术的蓬勃生机,深深根植于江海交汇处与跨越数百年的文脉积淀。

  这片古称“扶海洲”的沃土,自唐代起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扶海大地的发展实践,成为如东艺术家的题材宝库。这里涌现出方冰山、王冬龄、吴元奎、任平、丛志远等一大批书画名家,他们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间让如东美术焕发时代生机。

  如东于1991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成为南通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并连续五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东农民画)”。作为“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兴盛地,如东把具有地域特征的“扶海文化”融入中国美术坐标体系。“如东展现出江海儿女耕海图强、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不仅具有极大的艺术观赏性,也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冬梅曾评价道。

江海交汇处 艺脉贯古今 解码“中国美术如东现象”_fororder_图片 2

书画展览

  守正创新:美育实践的广度

  如东美术的活力,源于其在传承中创新、在普及中提升的多维美育实践。

  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是重要基石。近年来,丁杰艺术馆、康平艺术馆、志远美术馆、汤成沅金石纪念馆、如意书院等相继落成,这些场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超30场,让艺术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与此同时,如东的美术活动规模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中,“如东县美术书法作品晋京展”作为首次以县级创作群体在中国美术馆集体亮相,65位艺术家的67件作品吸引超3万人观展。

  在民间艺术的创新传承方面,如东农民画成为突出亮点。它源自清代桃花坞年画,大胆地将现代化港口、直播卖货等新农村景象入画,累计600余件作品亮相国家级展览。前不久,如东县实验小学美术老师高金梅创作的农民画《其乐融融》,入选人教版美术课本。

  这一切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持续的政策扶持与模式创新。如东不仅设立“如东县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如东县社会事业发展引导资金,还将美术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21年,县里更将农民画发展纳入《如东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广“农民画创作基地+非遗工坊+乡村书院”的混合空间模式,为美术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向海图强:文化赋能的高度

  如东美术的终极目标,是以文化软实力驱动地域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向赋能。

  2024年,如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0.46亿元,全国百强县(市)排名跃升至第29位,资源禀赋优越、发展空间广阔、增长动能强劲。

  在此过程中,如东美术已形成成熟的产业赋能路径。从丰利镇陈葛庄村的农民画工作室年均接收海外订单500余份,到油坊口村百余人靠工笔国画实现年均增收3万元,艺术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了经济效益。对外交流则让如东美术阔步走向世界。得益于丛志远等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如东持续举办中美青年版画展等国际交流活动,搭建起东西方艺术对话的坚实平台。

  展望未来,如东将以各类艺术展览为契机,充分发挥如东文脉广、文气足的优势,深入探索江海文化、移民文化、耕海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围垦文化等丰富多元的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艺术人才培养和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持续推动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打造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以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如东样板”,为弘扬江海文化、放大“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图 袁嘉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