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技艺潮流巧碰撞 科技文化双赋能 进博会搭台,江苏老字号出海正当时
潮涌东方,气象万千。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当天,以“江河风物 美好如苏”为主题的江苏人文交流活动展区,刚开馆便以厚重悠久的人文风韵与时尚新潮的创新表达先声夺人。精美的苏绣、迷人的蓝印花布、高颜值的陶瓷……江苏知名的老字号在这里比比皆是。
目前,江苏有113个中华老字号、352个江苏老字号,数量居全国前列。此次全省55家优秀企业参展,集中呈现200多件产品。以它们为窗口,一起来看江苏的老字号们如何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时创新。
苏式品牌成焦点,传统底蕴托举多元审美
“江苏十三画,个个美如画!”这不仅是一句感慨,更是一组构思巧妙的文创。进博会江苏人文交流展区内,墙上14把紫砂壶十分亮眼。正中间的江苏省代表壶茉莉花壶,壶身为足球图案、1∶1足球大小,茉莉花形壶钮、花枝手柄,触摸起来细腻温润。
“这是新华日报·交汇点携手江苏老字号紫砂品牌华凤翔共同推出的‘苏超紫砂壶系列’,也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官方特许非遗联名特别款,主题就叫作‘江苏十三画,个个美如画’,意为江苏13座城市,每一把壶都是一幅画,分别讲述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故事。”“华凤翔”负责人钱盈盈介绍,省壶刻有足球纹理,融合紫砂古典气韵与体育现代动感。绕它一圈的则是根据江苏13个设区市独特文化元素设计的紫砂壶,比如南京为梅花壶,无锡为水蜜桃壶,盐城为麋鹿壶,各有趣味。“这套壶目前在江苏馆和国家馆都有展出,观众都很感兴趣。”
将传统玩出新趣味,江苏驾轻就熟。南京云锦研究所此次带来《龙腾骏业》《百鸟朝凤吉服》《威凤祥麟》3件作品,其精致的图案和纹理惹得观众惊呼“华美”。首次公开亮相的《龙腾骏业》,灵感源自清代《乾隆大阅图》。画面中,一匹金色骏马昂首腾跃,前蹄离地,呈凌空之势,马背上还驮着一只宝瓶,寓意“平安吉庆”,整个图案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南京云锦研究所品牌中心主管何冠奕说,这件作品既继承古代织造技法,又大胆运用现代材料与工艺进行创新,将鸵鸟羽毛与真螺钿线织入锦面,并通过金线晕色技术使马身呈现细腻的光影变化,研发历时4个月。
从“老味道”到“新国潮”,创新驱动价值升级
蓝印渐变棉麻连衣裙、蓝印真丝渐变围巾、蓝印双面复色真丝围巾、七色龙宝蓝印布偶……作为一家有着170年蓝印花布生产历史的非遗工坊,江苏老字号南通本蓝工艺品有限公司(曹裕兴染坊)越发时尚,走进年轻人的消费日常。公司总经理江荣回忆,在2022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前,产品常作为传统特色礼品销售给外国客人。“2024年在进博会亮相后,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打开,让我们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受益于进博会这个平台,过去一年我们新增了许多与高端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还从南通老字号成功晋级为江苏老字号。”江荣说,品牌度提升、销量攀升,也助力产品持续创新。如今,曹裕兴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相继由棉布发展到高支棉、棉麻混纺和丝绸等产品,且花型丰富,设计新潮,收获许多年轻人的热捧。
除传统老字号外,高端丝巾品牌“章语Deva-Vani”的亮相让人眼前一亮。主理人章行智介绍,作为联合国采购中国供应商,企业此次带来丝画《宇宙之语》《赛里木湖》《三只小懒猫》、软雕十二生肖及艺术丝巾等作品,每件都凝聚江苏基因:精选中国顶级雄性蚕丝,以中西融合原创设计打造生活艺术场景,更靠纳米级量子技术实现百年收藏传承。品牌已手握100多项作品版权,曾亮相南京德基艺术展、国际时尚周,荣获年度潮流丝巾品牌称号。
“我们希望让江苏传统丝绸‘鲜活起来’,更显时尚质感!”章行智表示,品牌始终以“科创+艺术+非遗”为核心,将持续深耕丝品创新,期待承载江苏文化底蕴的“丝文化”通过进博会平台稳健地走向国际舞台,成为江苏文化出海的新生力量。
借展台东风扬帆,出海新航道越来越宽
日常餐饮使用陶瓷不在少数,将陶瓷烧制出外交智慧是怎样一种风格?高淳陶瓷带来一套“盛世和韵”宴会用瓷:餐具以唐代宝相花为魂,立体浮雕勾勒层叠锦绣,珠光贝母光泽流转,宋代八达晕纹丝丝入扣,整体浅黄主调轻盈如缎,磨砂铜钱肌理又暗合“天圆地方”哲思。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总经理徐碧伟介绍,这套餐具为2025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午宴用瓷,融合传统纹样与现代工艺,传达刚柔并济的外交智慧。
对高淳陶瓷来说,参加进博会不仅是展示的好窗口,更是推进出海战略的好契机。徐碧伟表示,此次进博会期间,重点展示“盛世如意”“盛世和韵”等系列国宴瓷及代表性炻器产品,以技术与文化双内核向全球采购商传递“中国高端陶瓷”的品牌定位。“我们也期待借力进博会政策红利,优化跨境供应链与合作模式,在出口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加大出海面。”
“进博会不只是经贸盛会,更是文化传播的绝佳平台!”苏州绣娘丝绸董事长戚秋兰站在人头攒动的展台前振奋地说。展台内,苏绣细腻针脚引得不少参观者俯身端详,不停按下手机拍照键。
“你看这‘蝶韵’系列,灵感来自清代《百蝶图》,蝶态和花卉元素都是设计师逐帧提炼的。”戚秋兰拿起一款宋锦面料包袋介绍,包袋沿用“锦绣之冠”苏州宋锦,既藏着“百蝶喻百耄”的吉祥意,又贴合女性日常需求,让非遗走进生活。参展首日,企业已收到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多份意向订单,涵盖丝巾、家居丝品,还有3家国际百货及1家设计机构提出合作,计划将企业产品引入海外门店,甚至联合开发跨界系列。“目前和多家伙伴谈妥高端定制、IP开发合作,就等签单了!”戚秋兰笑着说,期待以进博会为桥,让苏绣非遗与全球设计碰撞,结识更多国际“知音”。(新华日报 记者 颜颖 王梦然 胡春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