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大事”,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近年来,南通市崇川区城东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垃圾分类政策,以“绣花功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街道统筹、社区发力、居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志愿者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党建聚力 引领垃圾分类“新航向”
垃圾分类是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基石,更是培育居民公共精神、提升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实践。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新桥苑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方代表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扎实推进“蜂巢共筑”项目。
一批由社区党员、居民骨干、物业服务人员等组成的“蜂巢志愿服务队”组建,并活跃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治理一线,通过联合开展专项行动,积极向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及时劝阻乱扔乱放等不文明现象,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贡献力量。“垃圾分类工作的长远推进不能只靠社区的单打独斗,需要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协同治理机制。‘蜂巢共筑’项目正是在党建引领下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生动体现。”新桥苑社区党委书记曹建兵表示。
网格赋能 构建长效管理“新模式”
“一旦发现分类不清或随意堆放的情况,我会第一时间与居民群众进行沟通劝导,详细介绍分类投放技巧。”北郭社区网格员方玮玮说道。
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北郭社区创新推行“网格赋能”治理模式,将垃圾分类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宣传指导、组建志愿服务队。网格员更是成为“第一责任人”,建立网格日巡查制度,通过走访入户,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常态化对投放点进行巡查,让垃圾分类从“要求”变“习惯”,成功破解了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诸多难题。
此外,辖区5个网格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开展“垃圾分类红黑榜”“文明楼道”评选等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形成互相宣传、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
志愿者发放宣传手册
全民参与 奏响美丽家园“新乐章”
“您知道这些常见的生活垃圾应该归到哪一类吗?我来为您讲解。”在新桥新村的一处小广场旁,垃圾分类志愿者手持自制的宣传手册,耐心地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一项全民行动,它不仅关乎环境卫生,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为此,小石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激发居民主人翁精神,一支由退役军人、微网格员、老党员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立并深入网格进行宣讲。他们化身“分类达人”,通过现场讲解、趣味问答等接地气的方式,分类知识变得易懂、易学、易做。“接下来,社区党委将继续推动居民全面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分类意识深入人心,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共同营造更加美丽、和谐的社区环境。”小石桥社区党委书记丁旭表示。
未来,城东街道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总结推广优秀经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造更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而不懈努力。(文/图 马琴 施宇琦 蔡志鸿)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