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无锡发现长江下游最早的史前古城 距今6000年 属于马家浜文化时期
2025-09-26 10:21:01来源:新华日报编辑:李诚责编:李诚

无锡发现长江下游最早的史前古城 距今6000年 属于马家浜文化时期_fororder_20250926_100548_007

无锡发现长江下游最早的史前古城 距今6000年 属于马家浜文化时期_fororder_20250926_100548_009

  新华日报记者9月25日从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无锡斗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这是长江下游已知最早的史前城址,也是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之一。

  斗山遗址考古总领队、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润垦告诉记者,此次考古最重大的发现是遗址的三条壕沟和内外两道墙,其中内墙及其外侧壕沟闭合完整,大致呈圆角方形,外墙及其外壕主要在遗址北半部,其南半部分暂未发现,推测已被现代水系和村庄占压或破坏。壕沟和墙体内出土的陶片属于马家浜文化,碳测年表明遗址年代不晚于距今6000年。

  根据发掘和勘探情况,考古人员认为斗山遗址存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城址,城址可能存在内外两重城,其中内城面积约7.5万平方米,外城面积推测约12.5万平方米。

  9月7日在无锡召开的斗山遗址考古现场专家论证会上,陈星灿、栾丰实、袁广阔等16位专家实地考察并听取考古工作汇报,最终形成专家意见,认为斗山遗址考古“揭示了马家浜和崧泽文化时期的城墙、高等级墓葬等重要遗迹”,其中马家浜文化时期城址“是目前长江下游发现的最早的史前城址,也是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之一,对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据了解,此前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最早史前城址是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000年。目前长江流域与斗山遗址年代相仿的史前古城遗址还有长江中游的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

  斗山遗址于2023年在无锡市新锡快速路工程的考古前置调查中被发现,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堆积为主体。

  2024年7月,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和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工程拟占压区域约1.8万平方米开展发掘,目前已清理出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时期的墓葬194座、房址13座、红烧土堆积12处等众多遗迹,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瓷器、铜器等文物近1800件。

  作为“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中“太湖北部文明化进程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斗山遗址考古将为深入阐释该区域在中国史前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价值作出积极探索。

  接下来,联合考古队将按照大遗址考古的要求制定中长期规划,持续开展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系统全面地揭示斗山遗址的内涵和价值。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命名,距今约7000—5800年,是迄今发现的江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该文化主要分布于太湖流域及钱塘江北岸,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种植籼稻与粳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陶器以红陶为主,典型器物包括腰沿陶釜和牛鼻式双耳罐,住房采用榫卯木结构与干栏式建筑形式。(新华日报 记者 于锋 王宏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