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丰收节江苏主场活动奏响乡村振兴动听音符
2025-09-24 10:11:13来源:新华日报编辑:李诚责编:李诚

  原标题:丰收节江苏主场活动奏响乡村振兴动听音符 庆丰收 赏丰景 享丰饶

  满眼丰收图景,满溢丰收喜悦。9月23日上午,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活动在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举行。“苏农优品”丰收季大市集、农业非遗表演、“青绘乡村”推介、乡村主理人及青农创业新业态推介等多个农味十足、新意满满的活动,营造出共庆丰收、共享喜悦的节日氛围,也为现场农民朋友和“三农”工作者呈上了一份多彩、温暖又接地气的丰收盛宴。

  “新农人”代表讲述丰收故事

  活动现场,“新农人”代表朱一鸣分享了丰收感悟。作为无锡本地的“茶二代”,朱一鸣是一名返乡创业的海归,他经营的茶园为周边农户提供种植、加工、收购一条龙服务,带动茶叶种植面积800多亩。“今年,我们斗山白茶园喜获丰收,还举办了采茶、炒茶等一系列活动推广茶文化,打响茶品牌。我们将用创业创新活力激发乡村发展潜力,让无锡茶乡成为更多创业者向往的‘诗与远方’。”

  另一位“新农人”代表吴舒涵,七年前还是大城市里的银行职员,如今,她带领合作社流转土地7000多亩,种植稻麦等粮食作物,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今年,我省率先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门立法,布局建设200多个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消息,让我备受鼓舞。我坚信,全省7.4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吴舒涵说。

  今夏以来,“苏超”火爆出圈,密集的流量和超高的人气成为推广江苏各地农产品的最强“助推器”。活动现场推出了《跟着苏超品美食、丰收畅享十三乡》相声节目,各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与乡村美食同台PK,它们不仅是舌尖上的风味,更已成为带动一方乡亲致富的“金色产业”。

  连云港东海穿戴甲和宿迁沭阳花木直播团队来到活动现场,通过“情景剧+现场直播”的真实还原,生动演绎电商主播如何借助一根网线、一方屏幕,联农带农、助力增收。精彩的演出和真实的创业故事,引发现场农民朋友和乡亲们的阵阵掌声与欢呼,将整场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

  庆丰收,底气足。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全力抓好农业生产,有效克服前期旱情等不利因素,夏粮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总产284.3亿斤,秋粮苗情总体好于上年,丰产丰收在望。“菜篮子”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稳定向好。

  农民朋友收获“丰收福袋”

  “今年,我们村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新建了江村稻米文化园、黄溪有渔湖畔小院,引进了九亩半研学、趣浪黄家溪水上运动、马术等乡村休闲新业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黄家溪村党委书记陈志明扎根基层18年,带领黄家溪村从一个落后村,成为资产过亿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活动现场,他分享了今年村里的新发展、新收获,“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走好乡村振兴路的劲头更大了!”

  丰收的喜悦,离不开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支持。今年的省级主场活动首次创新采用音舞快板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把政策宣传“唱出来”“演出来”,让省级与无锡市的一系列助农惠农举措,好听、好懂、更好记。

  据了解,省农业农村厅汇编的《江苏省2025年强农惠农政策清单》,梳理整合了已经颁布的国家和省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等8大类100多项惠农资金政策,“一本清册”让补贴更透明、农民少跑腿。今年重点推动了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破解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生产难题,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同时,活动现场还向农民朋友们赠送了“丰收福袋”,内含特色农产品、和美乡村助农惠农权益卡、民宿优惠券、宠物消费券以及致富故事等。

  “丰收市集”激发消费活力

  “您尝尝,这雪桃脆甜爽口,单果能长到一斤多。”在“苏农优品”丰收季大市集的摊位上,无锡羊尖镇严家桥锡桃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黄欣悦热情地向顾客介绍着自家的精品雪桃。她告诉记者,这款雪桃引自云南玉龙雪山,在严家桥的70亩种植基地焕发出新生机。“旁边这是我们的深加工产品雪桃酒。”黄欣悦说,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合作社最大化利用雪桃的价值,也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让“一颗桃”的效益实现了倍增。“丰收节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这次参展极大地带动了我们产品的宣传和销售,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和市场的热情。”她说。

  活动中的“苏农优品”丰收季大市集,是首次打造的环节。省内各地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名录和江苏农业品牌目录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集市上集体亮相,除了南京盐水鸭、洪泽湖大闸蟹等土特产,还有一些现场制作的文创伴手礼。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加大农产品产销衔接力度,打造乡村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助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8%,农业农村消费活力不断激发。

  2018年以来,江苏围绕“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办节宗旨,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富有江苏特色、展现江苏担当的庆丰收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支持办好丰收节活动,从共庆丰收中提升使命感、从同享喜悦中增强自豪感。(新华日报 记者 吴琼)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