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照,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一片繁华景象。走进淮海国际陆港数字贸易产业园一楼的进口供应链展示中心,来自德国的马膏、法国的气泡酒、西班牙的红酒摆满货架,来自日韩、东南亚等地优质零副产品琳琅满目。如今,园区正在开发微信小程序,在不久的将来,动动手指就能下单购买这些进口商品,享受“一站式”跨境购物体验。
通道赋能:中欧班列织密全球贸易网络
淮海国际港务区以数字贸易产业园为功能载体,充分发挥“通道+平台+枢纽”优势。园区通过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通道,深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格局。
徐州中欧班列始开于2015年,2017年纳入全国中欧班列序列。截至2024年底,徐州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2000列,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目前,徐州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18条线路,通达欧亚21个国家50多个城市,形成了贯通欧亚大陆的国际运输大动脉。2025年1月至7月,徐州中欧班列已开行267列,其中出口117列、进口150列。
创新实践:数字驱动贸易全链条升级
淮海国际陆港数字贸易产业园不仅关注小商品贸易,更着力拓展大型订单和多元化贸易模式。园区企业景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力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市场,不仅出口乘用车,还包括重型牵引车等大型装备。园区另一家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出口二手工程机械,金额已超千万美元,彰显了园区在大宗贸易方面的实力。
近年来,淮海国际陆港数字贸易产业园创新运营模式,联动出口监管仓库与进口保税仓库实现功能互补,构建覆盖进出口全链条的保税物流体系。出口监管仓库聚焦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等本地优势产业。进口保税仓库则瞄准精密设备、有色金属等领域。截至目前,“两仓”累计实现贸易额突破6.97亿美元,服务进出口企业超百家。
淮海国际陆港数字贸易产业园
数字变革:从传统贸易到智慧贸易的跃升
港务区正从单纯数字贸易向贸易数字化转变。2025年上半年,淮海国际陆港数字化服务平台交易额已突破10.3亿元,总交易额达22.5亿元,注册企业数70家。
作为平台运营主体,陆港蓝宝星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数字赋能物流”为理念,聚焦行业痛点,推出“物流商城”、“货管家”和“云配货”三大核心服务模块。平台通过一站式客户服务、智能风控、生产作业与监管系统,实现对物流全链路的智能化组织与无纸化运营,显著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实现“数实融合”,港务区积极推动跨系统数据联通,整合连云港海港、国铁货运编组站、京杭运河亿吨大港等重要节点的信息系统,打破传统数据壁垒,实现货场、码头、港口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业务协同。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数字化服务平台
竞争力提升:创新模式塑造优势
在发展中提升商业竞争力,港务区多措并举:物流降本提速方面,未来将借力中欧班列,通过“班列+海外仓”模式,压缩欧洲订单履约时效,降低物流成本。目前,港务区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丘库尔赛ULS场站签署合作协议,互为对方班列的互发场站,提升徐州中欧班列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AI精准运营成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抓手。淮海国际陆港数字贸易产业园通过智能选品工具分析欧盟新规,筛选合规高利润商品;对徐州特色产品,如工程机械配件、玻璃瓶等进行全产业带溯源,降低出口链路成本。园区协助企业对接海外仓资源,设立退货点,支持销售国当地售后,使退货损失减少60%。
钢铁驼队往复驰骋,数字浪潮奔涌激荡。淮海国际港务区正以数字贸易产业园为支点,撬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从工程机械轰鸣出海到高端设备保税入仓,从单一物流节点到供应链枢纽重构,一座承载着“一带一路”愿景的内陆港城,正以昂扬之姿奔向世界经济的广阔蓝海。(文/图 王冰 姚沣书 路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