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产业互融互促 向新而行步履不‘亭’”主题活动在盐城市亭湖区举行,深入探寻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亭湖密码”。
走进亭湖区,扑面而来的是蓬勃发展的创新气息。亭湖区工信局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全力筑牢产业升级“强基座”。围绕“4+2+1”产业体系,一系列创新举措落地生根:通过开展经济网格化管理,将全区工业企业划分成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业服务团队,实现精准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中,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倾听企业诉求,累计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难题200件;“+3”行动更是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组织科级干部挂钩服务重点企业,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助力企业拓展产业链条,亭湖区工信局编制企业需求清单,联合行业协会开展10场专场对接活动,推动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联合赛迪研究院,为50多家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制定个性化转型升级方案。成效立竿见影,1月至5月,全区工业实时开票超200亿元,同比增长18%,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更是实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通过举办产业峰会、加大品牌宣传等方式,提升地标产业品牌知名度,力争年内培育3家至5家行业领军企业。”亭湖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
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供图 亭湖区环科城
亭湖区发改委在项目招引和产业质效提升上同样成果显著。自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以来,“攀高引强”“揭榜挂帅”等创新举措激发了强大活力。“我们制定了严格的项目筛选标准,聚焦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招引优质项目。”区发改委项目科负责人介绍。1月至5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超30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在推动产业转型方面,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化升级等措施,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四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22%。
盐城环保科技城作为亭湖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战略,在多个领域取得斐然成绩:在平台建设上,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省级平台8个,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撑,其中,某环保研究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发的新型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处理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30%,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推广应用;在企业培育方面,构建起“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80家、瞪羚企业12家;为优化创新生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0个,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打造零碳场景示范标杆。
环科城鸟瞰图 供图 亭湖区环科城
亭湖区科技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持续引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成重大科技创新平台6个,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20项;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孵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00家;发挥技术转移中心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5年以来已促成50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在集聚科创人才方面,出台“人才新政20条”,通过“项目+人才”“平台+人才”等模式,吸引各类人才3000人。“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年内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个至3个。”亭湖区科技局局长表示。
长虹智能车间 供图 亭湖区环科城
亭湖区委组织部扎实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为科产融合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抓实项目引进培育上,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推动高端人才集聚,某新能源项目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电池技术,使电池续航能力提升50%;拓宽招才引智路径,举办“人才招引推介会”“海外高层次人才盐城行”等活动,引进产业英才800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1200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人才公寓500套,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一站式”服务,让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道路上,亭湖区各部门协同发力,亮点频出。从产业升级到项目招引,从平台建设到人才集聚,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亭湖向新而行的决心与活力。未来,亭湖区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让科技产业互融互促的步伐更加坚实,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文 徐京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