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报道(记者 陈小雨 实习生 黄紫彦):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全省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以及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
金融总量保持全国领先 支持力度加大
来自发布会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8%,高出同期全国增速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新增贷款2.09万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3万亿元,同比多增4344亿元,两项指标均高于广东、浙江,居全国第一。
“总体来看,上半年,江苏省金融运行保持‘总量有力、结构优化、利率下降’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了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林琳介绍。
上半年,信贷投放结构仍在进一步优化,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一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5.3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领域信贷投放持续加力。6月末,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7个百分点。三是信贷投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8712亿元。
“各项存款增速有所回升,上半年新增2.39万亿元,同比多增1.24万亿元,新增量高于广东、浙江。”林琳说。
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服务更精细
截至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0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0%,季度环比回升1.2个百分点——一组来自发布会的数据,彰显了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的积极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赵颖介绍,上半年,江苏省分行切实加强了对县域重点民营企业的支持,组织建立了覆盖全省县域的重点企业白名单名录库,指导商业银行在苏一级分行及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等主要法人银行对库内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6月末,620家县域重点企业银行综合授信4970亿元,贷款余额2479亿元。
“我们开展了‘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依托江苏民营企业调查点,组织企业对银行机构金融服务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综合考虑各银行机构被评价次数(覆盖面)情况。”赵颖说,“最终评选出60家‘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其中省级机构10家,市级机构50家,以外部评价激励金融机构强化民营经济融资供给、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水平。”
加快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是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兴业的一大举措。上半年,江苏省分行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持续深化线上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拓宽动产抵质押物范围,不断提升动产融资工作效能。
江苏省分行加大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系统对接模式推广,通过对接供应链核心企业、财政、医保等部门,扩大中征平台应用场景,实现“核心企业、财政、医保——中征平台——金融机构”的数据交互驱动,推动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融资、政府采购融资业务数字化转型,支持金融机构便利开展线上应收账款、政采贷业务,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和效率。上半年,全省共通过中征平台促成应收账款融资2657笔,金额733.6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倪炜表示,未来,江苏省分行将继续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用好“苏创积分贷”“苏农贷”等线上信用贷款业务,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普惠金融领域,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