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泰州市罡杨镇:法治清泉润花乡 产业复苏振乡村
2025-07-18 13:43:5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近期,在泰州市海陵区罡杨镇罡门村,数百亩红掌娇艳欲滴,特色田园风光旖旎,一幅产业与生态交融的画卷正徐徐铺展。“以前处理矛盾要跑好几天,现在司法所和派出所开展“警法融合”工作,半天就解决!”红掌种植大户单老板抚着花枝笑逐颜开,“治安好了,今年订单直接翻番!”这番喜悦的背后,正是罡杨司法所与派出所立足“特色田园+花卉产业”资源禀赋,创新构建 “法治+产业复苏”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让法治清泉浇灌产业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泰州市罡杨镇法治清泉润花乡 产业复苏振乡村_fororder_图片 1

走进花卉产业园区开展法律咨询

  专业智囊全程护航,筑牢产业“防火墙”

  面对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与花卉产业园区建设中的复杂法律需求,罡杨司法所主动作为,牵头组建了由资深律师、法官组成的专业“智囊团”。这支队伍深度嵌入项目全过程,从土地承包流转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到招商引资协议关键条款的严谨把关,提供全链条、前置化的“嵌入式”法律服务,精准识别并化解潜在风险于萌芽状态,为产业项目筑起坚实的法治“防火墙”。罡杨派出所同步发力,聚焦产业园区及周边区域科学规划巡逻路线,开展安全检查与精准化指导,并针对花卉产业链上的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持续开展“靶向式”反诈宣传,营造了安全、稳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为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安保障。

  多元调解纾困一线,激活和谐“内生力”

  针对产业发展中易发的土地流转、劳资、合同等矛盾纠纷,罡杨司法所与派出所创新思路,联合打造了“杨小为”调解团队,创新开展“板凳议事会”,将调解阵地前移至村民家门口。在树荫下、院落中,“杨小为”团队成员与当事人围坐一圈,用乡音俚语讲透法理、辩明事理、融通情理,成功化解了大量涉产业发展及邻里关系的纠纷,有效防止了小矛盾激化成大问题,让和谐融洽成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坚实基石。 

泰州市罡杨镇法治清泉润花乡 产业复苏振乡村_fororder_图片 2

开展“板凳议事会”

  普法宣传浸润乡野,优化营商“软环境”

  “长廊里转一圈,常见的合同陷阱门儿清!现在遇上合同纠纷心里也不发怵了。”花农老张指着法治长廊的漫画墙感慨道。

  为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罡杨司法所与派出所协同发力,打造了全方位、浸润式的普法宣传网络。在村幸福广场,精心设置的普法宣传栏定期更新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实用法律知识,成为村民获取信息的便捷窗口;滨水步道旁的“水岸法治平安长廊”更是匠心独具,借助法治漫画墙、互动答题屏等新颖形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巧妙融入优美的田园风光之中,使村民和游客在休闲漫步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成为远近闻名的法治文化新地标;同步组建“法律明白人”先锋队 ,深入开展“送法进花田”、“普法入商户”活动,通过生动鲜活的“以案释法”微课堂,精准提升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2025年已举办微课堂34场,共覆盖村民1300人次,助力经营纠纷同比下降,“法律明白人”先锋队也由最初的7人扩展至15人。

泰州市罡杨镇法治清泉润花乡 产业复苏振乡村_fororder_图片 3

村民代表、法律顾问依托“新农议事厅”参与平台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

  联动议事汇智聚力,共绘振兴“新图景”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权益和促进共治共享。罡杨司法所与派出所依托“新农议事厅”平台,定期召开“警民恳谈会”,广泛邀请村民代表、法律顾问齐聚一堂,共同为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这种开放透明的议事机制,确保了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尤其在推进“天罡花乡”片区化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创新性地采用了“村民议事+法律论证+治安评估”的联动决策模式。通过村民议事充分表达诉求、法律论证确保程序合法合规、治安评估预判化解风险,这一模式不仅高效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更在关键环节充分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了项目建设提速与群众权益保障的双赢,是法治思维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文/图 张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