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主责主业,着力提升多班列发展质效,交出一份量质并举的亮眼“期中答卷”。班列开行量稳健增长、枢纽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
国际班列动能澎湃
国际班列实现创新突破与结构优化,上半年累计开行219列,顺利达成年度任务目标的51.29%,进口班列开行126列,出口班列93列,回程货源组织能力持续增强。成功开行服务新沂新凤鸣的定制化专列,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新增俄罗斯谢利亚季诺站点,进一步织密欧亚铁路网络;实现中吉乌铁公联运班列的首发并达成整列直达,开辟了中亚多式联运新通道。
徐州中欧班列“无锡-徐州”商品车接续专列
铁海联运质量双增
铁海联运累计发运重箱9996标箱(TEU),同比增长31.22%,年度任务完成率高达55.53%。青岛港方向、上海港方向发运量分别提升271.87%和22.86%;徐连铁海联运专线保持平稳运行,发运3026标箱,其中点对点直达班列高效开行17列。创新服务模式效能显著释放,“CCA一单制”模式完成1232标箱运输量,同比增长146%;“铁快通”模式高效服务企业通关2691票,同比增长54.04%。内贸班列,稳定开行约84列,持续服务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
开放平台能级跃升
国际陆港要素集聚与产业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两仓”发挥显著引擎作用,上半年实现贸易额约9.56亿元,其中进口额达9.06亿元,占比94.77%。国际集装箱集结中心新增集装箱“租赁+出售”双轨及冷链服务,累计完成堆存量13758标箱,同比增长9.3%,枢纽集散分拨能力全面升级。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淮海物流枢纽”小程序成功上线运行,陆港数字化平台二期等重点项目按计划招标实施,智慧赋能物流发展。
步履铿锵,前景可期。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不断提升多式联运体系效能与开放平台竞争力,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陆港动能”。(文/图 梁冰 路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