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江苏省文物局申报的《机制创新激发博物馆内生动力: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入围。
延长服务时间,释放文博人才活力,精品展览直达基层……江苏大力推进文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为全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
开启“超长待机”,破解供需矛盾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参观需求激增,“一票难求”的困境也随之而来。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如何破局?
江苏在政策层面给出积极回应。2024年9月,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全年累计延长开放日不少于60天,累计延长开放时间不少于90小时”。
两家省直博物馆第一时间响应,在热门假期主动延长服务时间。省级文件的示范效应迅速辐射全省,13个设区市纷纷推动本地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
在瞻园,晚间推出的沉浸式戏曲演出《金陵·王府往事》,带领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明代徐澄娶亲的王府盛况;在甘熙宅第,晚间“甘宅雅韵”水幕秀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金陵胜景之中;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淮安市博物馆等纷纷开启全年无休的“超长待机”模式。
博物馆延长服务时间,绝非简单的时间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运营理念革新。从文化层面来看,延时开放为上班族提供下班后文化休闲新选择,让博物馆成为新的精神文化“夜间食堂”。从经济角度看,进一步激发文物资源活力,营造出一批点燃城市夜经济的新业态、新场景,有力推动文旅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创新激励机制,释放人才活力
在苏州博物馆文创区,游客们常被这样生动有趣的场景吸引——工作人员娴熟地为毛绒螃蟹称重、捆扎。这种独具江南生活情趣的互动体验,已成为苏博最具人气的文创项目。该馆文化创意部主任蒋菡告诉记者,2024年该馆共研发480款文创产品,其中“蟹黄黄”毛绒大闸蟹和吴王夫差剑毛绒玩具甚至一度引发抢购热潮。
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文创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创新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博物馆文创开发取得的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要求,全部用于博物馆事业发展和人员激励,并将延长开放服务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工作成效纳入绩效激励范围,调动博物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业内人士认为,《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明确了文创收入的合理使用路径,打破制度壁垒,为文创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推动博物馆文创开发的良性循环。
“面对浩瀚的馆藏文物,开发优质的IP产品实属不易,必须提炼文物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蒋菡说,苏博文创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团队的创造力。“有资源有人才,我们有信心打造出更多爆款产品。”
为确保激励政策的有效实施,《若干政策措施》参考上海等地经验做法,提出一系列操作指引,包括详细制定文创产品开发项目收入清单,为激励经费核算提供依据;规定文创产品开发收入的用途和分配比例,为各博物馆规范、合理分配收入提供指导。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4年全省博物馆推出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精品展览2500余个,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两家头部场馆文创收入均过亿元,同比增长均超80%。
创新服务供给,精品展览直达基层
6月14日,淮安市体育中心战鼓擂动,“苏超”淮安队对阵南京队,万人呐喊点燃盛夏激情。赛场外同样火爆——由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承办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第十二站亮相淮安市博物馆。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是江苏省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一项举措。展览将热门博物馆网红文物、镇馆之宝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环省行前11站累计接待观众180.5万人次、日均1.2万人次,南京博物院小粉炉等文创销售额近1100万元。
“过去基层博物馆通常向大型博物馆借展品,热门博物馆很少主动将精品展览送到基层。”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长江睿介绍,该馆以往周末单日接待观众2500人次,但连云港巡展期间,周末两天分别接待观众3.9万、4.2万人次,刷新全省备案博物馆单日接待纪录。
“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所需。”省文旅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拾峰说,未来考虑借助大型博物馆的藏品与展陈优势,发挥中小博物馆在展陈时间与空间利用上的灵活性,将大馆展陈移植到中小馆,实现资源互补。
围绕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新动能,江苏着力放大优质文化资源效应,支持博物馆打造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和有体验感的新场景,进一步激发博物馆的创新活力。江苏各地掀起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热潮,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博物馆运营:建设“云上博物”数字展示空间,集中展示全省近百个精品展览项目,打造“无边界博物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打造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带领观众进入用数字复原琉璃宝塔场景的元宇宙博物馆中,感受“会发光、会唱歌的琉璃塔”的震撼;镇江博物馆积极开展数字文创跨界合作,与喜马拉雅合作推出有声明信片,在鲸探平台发布论语玉烛和青铜凤纹尊NFT数字藏品等;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等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在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下,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潮”起来,更在我们心中激荡起更多的文化自信。(新华日报 记者 王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