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近年来,南京市雨花台区始终重视发挥退休老干部的独特优势,持续挖掘这座蕴含着闪光精神的“红色富矿”。
中共雨花台区委老干部局、雨花台区档案馆联合开展雨花台区老干部口述历史采集工作,真实记录老同志们的经历与荣誉,展现南京解放以来全区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历程、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新一代雨花人心怀热爱、接续前行。
口述历史采集现场
作为雨花台区建设、改革事业的奉献者、亲历者、见证者,退休老干部们用真实的讲述,勾勒出雨花台区从往昔岁月迈向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到了农业学大寨的后期,我们雨花台区有7万多亩蔬菜地。其中,常年的蔬菜地有5万多亩,而且做到了田成方、树成行,塘坝整整齐齐。雨花台区要供应南京市64%的蔬菜,成了南京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区政协原主席汪遵镕面对镜头,详细回忆了雨花台区农业建设的发展历程。
区政协原主席汪遵镕
“雨花台区软件企业零的突破,始于一次简单的接待。当时,我在雨花镇当书记,中兴通讯前董事长侯为贵来花神庙村赏花游玩,由我接待。中途我向他提出,中兴通讯能不能来南京投资,并详细讨论了合作的可行性。”雨花台区原副区长梁建生说起软件产业的发轫,感慨万千。
“2013年,‘两桥’地区启动建设,要攻坚前期手续办理、拆迁和融资三大重点工作,最开始也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融资。”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明顺回忆道,“经过多方协调,克服重重困难,‘两桥’建设融资第一年就到账50亿元。”
从农业到商业,从医疗到科技,雨花台区的发展历程在退休老干部们的倾情讲述中得以系统、全面地梳理。
“这些口述历史不仅是个人的记忆,更是践行‘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的生动体现。”雨花台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干部们是雨花台区建设发展的亲历者与奠基人,他们丰富的奋斗经历,是诠释雨花台区“强富美高”波澜壮阔实景的最佳注脚。
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费永远口述内容节选
雨花台区原二级巡视员李邦全口述内容节选
据悉,共有28位退休老干部参与了此次口述历史采集活动。一个个鲜活、生动、真实的人物经历,通过近900分钟视频、332张照片以及超10万字的文字实录,转化为了“可听、可看、可感”的专题档案库。每一个视频、每一行文字、每一张照片,犹如种子的初心,永远扎根在雨花台区丰沃的泥土里,辉映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最好的致敬,是续写新章;最深的传承,是勇立潮头。退休老干部的忠诚品格与奉献精神,凝结成永不褪色的赤诚,激励着新一代雨花人心怀热爱、接续前行。(雨花台区委老干部局、雨花台区档案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