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古城扬州“圈粉”海外游客
2025-04-17 10:02:11来源:新华日报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原标题:行得顺畅 游得舒畅 玩得欢畅 古城扬州“圈粉”海外游客

  2025年3月,来自新加坡的百人旅行团来到扬州,开启一场跨越山海的深度文化体验之旅:泛舟瘦西湖,感叹“两堤花柳全依水”的诗意画卷;徜徉何园,领略片石山房的假山堆叠技艺;寻味“世界美食之都”,品味舌尖上的江南雅韵……

  这场串联了非遗体验、园林探秘、美食品鉴的旅程,正是扬州以“Find China in Yangzhou”品牌推动文旅国际化的生动实践。去年年底,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成为省内批准新增的两个口岸之一,对54国人员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扬州成为不少国际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从挪威师生与评话艺人开启“跨时空对话”,到美国大学生用短视频记录“运河上的舟楫”;从日韩旅行团沉浸式体验非遗漆扇制作,到西班牙游客执剪感受剪纸技艺魅力……扬州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圈粉”海外游客。数据显示,2024年扬州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81.5%,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前段时间,德国游客汉娜在486非遗集聚区买完漆器后不由感慨,“现在刷卡就能消费,路边还有外币代兑点,太便利了!”如此丝滑的购物体验,源于《扬州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若干举措》的出台。“我们锚定‘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定位,在设立入境游服务平台、优化入境游支付环境、完善全流程便利化服务、开发入境旅游精品线路产品等方面精准发力。”扬州市文广旅局推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聚焦境外游客关切,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让游客行得顺畅、游得舒畅、玩得欢畅。

  乘势而上,扬州相继推出更多务实举措:今年2月,《扬州市2025年促进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2条措施》出台,鼓励境内外游客来扬过夜消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随后,《2025年扬州市文旅消费推广活动奖励实施细则》中提到,扬州对旅行社招徕接待境外游客在扬过夜的予以奖励,鼓励组织境外旅游包机,以真金白银激发入境旅游市场活力。

  除了政策推动,扬州的吸引力还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叙事能力。在少堂书场,挪威学生伊丽莎白端坐在八仙桌前,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杖头木偶戏《板桥作画》惊艳亮相,木偶化身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舞台上挥毫泼墨,笔锋流转间,墨竹的枝干、竹叶的疏密跃然“纸上”;艺人表演的扬州评话《乾隆一夜话白塔》说到妙处时,让坐在后排的美国游客汤姆·史密斯频频点头,实时双语字幕让他读懂了“一夜造白塔”的传说……为了让更多外国游客深入感受本土文化魅力,少堂书场不仅配备实时双语字幕,还在演出中适时进行中英混说,让江淮音韵架起跨文化沟通桥梁,让承载着运河记忆的文化产品成为可触摸、能理解的“世界语言”,推动扬州非遗从“本土舞台”走向“国际秀场”。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扬州以创新思维解锁传统文旅体验新范式。“想不到扬州竟然把古代大运河‘搬’进现代博物馆,太酷了。”参观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西班牙游客皮埃尔不禁惊叹道,“馆内裸眼3D技术让我领略不同运河城市古时的繁华景象,配合全景式环幕投影,仿佛身临其境般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世界运河之都’的魅力所在。”瘦西湖景区的“二分明月忆扬州”沉浸式夜游,通过全息投影与三维立体技术,让游客在光影交织中穿越千年诗画意境。值得一提的是,扬州还依托“下扬州”智慧文旅平台,运用GIS、AI等前沿技术,构建起高度拟人化的数字导游系统,为游客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私人行程定制与无障碍旅游服务,成为国际游客探索扬州的“智能指南针”。

  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扬州深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传播逻辑,精心谋划多层次海外文旅推广矩阵。继赴韩国首尔参加第39届首尔国际旅游展后,扬州马不停蹄亮相日本福冈“水韵江苏”文旅嘉年华,在这两场国际文旅盛事中搭建独立展区,通过现场古琴演奏、雕版印刷非遗技艺展示、富春茶点品鉴等沉浸式体验,向海外游客递出“好地方”的立体名片。同时开展“千名留学生下扬州”,诚邀全球青年学子沉浸式体验园林美学、非遗技艺与淮扬美食,通过留学生的跨文化视角,以Z世代喜爱的Vlog、直播等形式,向世界讲述扬州故事。(新华日报 记者 张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