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作为一种美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然而馓子在淮安,又被称作茶馓,这是因为馓子多用于非正餐时,和茶同食,故有淮安茶馓之称。淮安的茶馓,不仅是传承百年的舌尖美味,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载体。
春暖花开,走进河下古镇的湖嘴大街,诱人的茶馓香味扑鼻而来,一家家茶馓商铺都忙得不亦乐乎,噼里啪啦的油炸声此起彼伏,细如线、黄如金的独特外形吸引大家争相品尝。
游客争相品尝
在淮安,茶馓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爱明介绍道:“唐宋时期,淮安作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商贾云集,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馓子的制作工艺也在这一时期随着移民和商贸活动传入到了淮安并逐渐本土化。明清时期,淮安成为漕运枢纽,馓子因为它酥脆便携、耐于储存的特点,成了运河船工、商旅行人、居家市民的常见干粮。”
形状各异的茶馓
作为一道传统美食,“淮安茶馓”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在淮安众多的茶馓商铺里,百年老字号“岳家茶馓”独占鳌头,声名远扬。今年61岁的岳云飞师傅,是“岳家茶馓”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也是江苏省级非遗“淮安茶馓”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只见他熟练地将面条缠绕到竹签上,再放入沸腾的油锅中,不到一分钟,茶馓就如金线绕成,环环相连。这个技艺,岳云飞已经练了40多年。
正在精心制作茶馓
岳云飞对茶馓制作也进行了创新,他用菜籽油勾兑麻油代替纯粹的麻油,用红麦面粉代替白麦面粉,制作出来的茶馓味道更加酥香,而且美观。不仅如此,他还挖掘、整理祖传的技艺,将菊花型、扇子型等不同形状的茶馓制法研究出来,使茶馓形状不但好看、新颖,而且精细、小巧。作为年轻人,岳健锋脑子活,思路清,他迅速注册了商标、设计了Logo,并大胆创新,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还开发出海苔、麻辣等口味的独立小包装茶馓在网上销售,一下子打开了销路。老字号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焕发出新的强劲活力。为了扩大产能,岳健锋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加工厂,专门用来生产加工茶馓,将这项承载着淮安人浓浓乡情的非遗,续写出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岳健锋向网友们介绍茶馓
“岳家茶馓”制作技艺第九代传承人岳健锋说:“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非遗给传承下去,让非遗走向全国甚至能走向世界。” (文/图 张攀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