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南通如东:向海发展向海而兴 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2025-07-10 11:47:5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星空下的海面上,上千架风力发电机组正全力运转,每转一圈,都在刷新南通如东向海发展的“电力指数”。截至2025年7月初,如东新能源装机总量已突破800万千瓦,累计上网电量超810亿千瓦时。

  回顾“上半程”,如东坚持“耕海图强”不动摇,将海洋经济作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不断推进向海发展走向深广,而在战略性、基础性层面的突破尤为醒目。

南通如东:向海发展向海而兴 海洋经济动能澎湃_fororder_图片14

风力发电机

  增强海洋经济“项”新力

  6月,中石油江苏LNG扩建储罐项目、燕京啤酒如东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前者是LNG扩容项目,后者是燕京啤酒在华东地区的“关键落子”,也是如东啤酒产业的“复兴之作”。

  此前,总投资7.1亿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科森(南通)绿色聚酯新材料项目,一期已于2月开工建设。此外,分期建设的亚达绿能船海装备、恒越安防产业园等项目已有部分产线投产。

  2024年年底,如东发布的海洋强县行动方案提出,围绕“高水平建成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总目标,到203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占GDP比重达40%。出台海洋强县行动方案是如东在发展关键时期拿出更高分辨率的“路线图”,对产业进行更系统的梳理与建构。

  2025年是方案落地的第一年。诸多重大项目的动态与进展,共同构成了对这份向海发展顶层设计的最新呼应。它们之间也形成了一种“互文”:正是长期以来项目增量的接续支撑,使得行动方案一出手就是“进阶版本”;同时,也只有立足顶层设计看项目,才能越过单纯的体量描摹,让谱系意味更加清晰。

  淬炼向海发展“硬核力”

  2025年4月,江苏LNG项目三期配套码头工程展开施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单泊位服务两座接收站的码头。

  作为如东向海发展门户,洋口港经历着基础设施的“硬核”升级——金牛码头工程W1通用泊位通过交工验收,N1、N2泊位正在加紧施工。与此同时,2024年底通车的黄海大桥二桥与2025年1月通车的洋通高速二期,共同构建起通江达海的交通大动脉。

  2025年5月,作为江苏省首批3家化工中试基地之一的如东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率先开园。总投资3.5亿元,可同时为12个中试项目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场地。

  一季度,如东远景海陆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在洋口镇开工,“零碳产业园”建设再度深化。同样是在洋口镇,小洋口风电母港亦日益成为风电产业的坚实承托。截至目前,港口作业船只约达2000艘次,完成吞吐量超600万吨。

  点燃海滨经济烟火气

  7月5日晚,人潮涌入如东喜润城,市民们争先恐后地围坐在广场巨型LED屏前,一同为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南通队对阵徐州队的比赛加油鼓劲。这也是当下如东借势最热赛事IP,打造消费新“夜”态的一处缩影。

  深入挖掘彰显滨海特色文旅资源,推进沿海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向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025年以来,如东通过外部借力与内部深耕双轨并行,在这一领域精准发力。充分考虑人流量、配套能力与消费圈,如东设置喜润城、上河印巷、栟茶古镇、文峰大世界4处“第二观赛点”点位,4大观赛点每期赛事平均吸引客流量超万人次。

  与此同时,如东更聚焦本土资源,通过场景创新与科技赋能,构建独具特色的文旅体系。7月5日,小洋口的音乐嘉年华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数据显示,近万名观演乐迷中80%年龄在40岁以下,南通市外乐迷占35%。

  从已经“出圈”的音乐嘉年华到筹备中的半程马拉松,精心构建的“全季候旅游格局”让小洋口从“一季火爆”迈向“四季可游”。

  实际上,从春节期间的民俗巡游活动开始,如东就在不断以创新融合赋能传统文化焕新,带动全域旅游“梦幻联动”,激活消费动能。仅端午、“六一”期间,全县纳入统计的文旅场所就接待游客20.28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22亿元。(文/图 陆昊 徐书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