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这份“天气奥秘”成绩单 请查收
2025-04-01 15:02:0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3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南信大附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活动中,澄娃们化身“气象小博士”、“环保小卫士”和“创意小达人”,通过沉浸式体验、社会实践和艺术创作,开启了一段充满智慧与创意的科学之旅。

这份“天气奥秘”成绩单 请查收_fororder_5

活动合影

  环保小卫士:童声话节水 小手护长江

  3月22日“世界水日”当天,南信大附小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葛塘街道主办的以“同心绘‘江’来”为主题的文明实践行动,南信大附小获授“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学校通过深化校地共建机制,推动“资源共享、能力共育、活动联办”的协作模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文明火种。

这份“天气奥秘”成绩单 请查收_fororder_6

活动现场

  活动中,学生代表以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宣读节水倡议,呼吁公众践行节水生活;小小志愿者们化身“长江小卫士”,在观景平台清理垃圾,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从课堂到江岸,孩子们以“小行动”践行“大保护”,让节水理念与文明新风尚同频共振。

  气象小博士:小手摇动气象盒 气象馆里玩科学

  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各中队的同学们来到学校的气象馆,近距离接触了气象科技。同学们通过“模拟降雨”装置,直观观察不同雨强的降水形态;在“试试几级风”体验区,切身感受从微风到狂风的威力差异;更有“气象虚拟演播”系统,让每位同学都能过一把“天气预报主持人”的瘾。

这份“天气奥秘”成绩单 请查收_fororder_7

参观现场

  这些寓教于乐的互动设备,让抽象的气象知识“活”了起来。学生们在触摸科技、动手实践中,不仅拓宽了视野,更点燃了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

  创意小达人:“闪电侠”班级创意气象研究

  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小学生提供了众多的科学研究课题。在气象月期间,各班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别具一格、创新性地组织开展跨学科主题研究活动。

  一年级至二年级:五彩云创意画。天气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化作了孩子们手中五彩斑斓的艺术创作。一二年级的澄娃们以“天气的表情”为主题,用黏土捏出憨态可掬的太阳公公,用画笔描绘淘气的闪电娃娃,为每个气象符号赋予了独特的个性。“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孩子们还为作品配上了有趣的气象谚语。虽然有些造型还带着稚嫩的笔触,但每一幅作品都闪耀着童真的光芒,让气象知识变得生动可爱。这些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气象之美,更展示了孩子们眼中那个会“做表情”的奇妙天气世界。

这份“天气奥秘”成绩单 请查收_fororder_8

五彩云创意画展示

  三年级至四年级:环球风气象小报。气候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化作了一张张充满创意的手绘小报。三四年级的“气象小达人”们用彩笔勾勒出世界各地的气候特色——北极的极光、撒哈拉的热浪、亚马逊的雨林……每份小报都是一次精彩的“气候旅行”。这些图文并茂的作品不仅培养了全球视野,更让大家看到了孩子们用童真解读气候的独特视角。

这份“天气奥秘”成绩单 请查收_fororder_9

环球风气象小报展示

  五年级至六年级:震天雷科学实验。枯燥的数字变身生动的科学故事。五六年级的“数据科学家们”将一个月的气象数据玩出了新花样——折线图画出温度的“心跳”,柱状图记录雨量的“舞步”,还用红黄蓝三色贴纸为极端天气“画像”:高温日“发烧”了,暴雨日“哭鼻子”了,大风天“发脾气”了……“副高控制持续晴,冷锋过境雨淋淋”,每个图表旁都配有专业又俏皮的气象解读。这些互动展板不仅展现了数据可视化的魅力,更让大家看到小小“科学家们”用专业与创意对话天气的精彩。

这份“天气奥秘”成绩单 请查收_fororder_10

震天雷科学实验成果展示

  本次南信大附小气象月系列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探索科学知识的实践平台,既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气象原理,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观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愿这份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如同春天的种子,在澄娃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文/图 陶燕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