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通市海门区持续创新援法议事新模式,从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参与渠道三个方面发力,切实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合力转化为援法议事新动能,做实乡村治理“好”文章,让人民群众幸福满满。
向下扎根,党建引领,组织搭台,织密援法议事“一张网”。海门区坚持由党建引领援法议事,依托村居(社区)党群工作站,每月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协商议事。其中,海门区悦来镇里,由村党总支发起组建“悦来悦好悦月评”说理团,由老党员、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明白人”等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本地乡贤群体担任评议员。截至目前,全镇实现评议点全覆盖,在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中心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驿站等场所设立群众评议点108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有效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和难心事。
向融聚力,健全机制,多方联动,拧紧援法议事“一股绳”。海门区积极推行“公共法律服务+网格”运行模式,以全区969个综合网格为骨架,构建覆盖全域的法律服务网,探索城乡“村社联合”组织运行机制,持续构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探索建立“网格+调解”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现倾听民声“零距离”、解决问题“一对一”、化解矛盾“共担当”。其中,海门区常乐镇援法议事站点融合综治网格,在25个村居、89个综治网格内搭建“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共计开展活动上千场。
向精提效,拓宽渠道,畅通诉求,凝聚援法议事“一条心”。为切实提高议事调解成果,海门区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借助村居“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融合打造290个援法议事工作室,并开设线上援法议事平台,让外出务工和无法到达现场的群众也能及时参与议事调解过程中;常态化收集群众意见,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及时反馈给村“两委”及相关部门,完善督办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实现为民服务“有温度”。(文 倪冰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