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念好“三字诀”推动“援法议事”起实效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06-30 11:25:09

  国际在线江苏报道:自“援法议事”活动启动以来,淮安市严格对照江苏省委依法治省办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淮安市实际,建平台、搭载体、强根基,积极探索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各项部署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

  落实站位从“高”,全面凝聚共识

  5月13日下午,淮安市委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会上,时任淮安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在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时强调:“要持续推进‘援法议事’等社会治理法治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

  《法治淮安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淮安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是“十四五”期间淮安法治建设的重要遵循,两份文件均对“援法议事”活动作出明确部署。《法治淮安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打造‘援法议事’等基层法治建设品牌。”《淮安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健全‘援法议事’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淮安市将“援法议事”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考量县区法治淮安推进情况的重要指标,纳入年度科学跨越发展考核,以考核推动“援法议事”活动,同时,利用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查、法治建设督察等契机,先后走访38个村(社区),调研基层群众民主法治、说法议事平台形式及作用发挥情况,督促推进县区“援法议事”活动扎实开展。

  统筹谋划从“实”,措施细致有力

  淮安市进一步完善“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三官一律”及网格员、公证员等法律工作者在“援法议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培育选拔“法治带头人”“法治明白人”“法治宣传员”等群众队伍,广泛吸收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和县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努力为“援法议事”提供多种形式的专业保障。淮安区、涟水县把法治社会建设融入到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着力“党建网格+治理网格+服务网格”三网融合,整合法官、检察官、社区民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网格员、“五老”人员等资源力量,为村居(社区)配备协商议事“法治智囊团”。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湖县广泛发动司法行政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全程参与并督促指导好“援法议事”活动的开展,督促各部门、各街道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和时间节点开展好相关工作,对基层单位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品牌打造从“优”,深挖淮安亮点

  淮安市注重发挥党员在“援法议事”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城乡基层党组织在“援法议事”活动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盱眙县建立“党建+法治N”模式,成立“党代表调解室”,成为“援法议事”的“先锋岗”,同时,注重将老书记、老军人、新乡贤和社区工作骨干等培养成“法治明白人”,参与援法议事谈心室,先后解决了“小区飞线充电”、“垃圾分类站点建设”、“新港河环境整治”、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房屋析产纠纷调解、土地流转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30多件。

  淮安市通过“援法议事”形式协商会办企业与村集体、村民之间的日常事务,切实维护多方合法利益。淮安区恩来社区突出“三治融合”,探索形成“N方”五步议事规则,构筑多元治理新格局。淮阴区北桥社区紧密围绕物业管理、电梯安装、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昐”的矛盾,成立“援法议事会”,实现“小区问题居民提、解决问题居民想”。(文 孙雅媛)

编辑:杨心怡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