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公卫队成战场“侦察员”“排雷兵”
南京日报  2020-03-12 11:11:24

  原标题:社区调查、检测病原、现场消杀……他们迎着病毒上 江苏公卫队成战场“侦察员”“排雷兵”

(头条)江苏公卫队成战场“侦察员”“排雷兵”

公卫队员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江苏公卫队队员 供图 

  “方舱医院休舱,医护人员休整,我们公共卫生队要进场开始消杀了。”近日,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但对于江苏公共卫生队(以下简称公卫队)这支已经奋战一线40多天的疾控“特战队”来说,一项重要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驰援武汉以来,公卫队员们义无反顾地冲向发生病例的社区做流行病学调查、夜以继日地开展病原检测、无所畏惧地和病毒打交道,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侦察员”“排雷兵”。

  做流行病学调查,90后小伙跑遍武汉各区 

  江苏省疾控中心医师程晓庆是一名90后队员,工作刚刚一年。1月25日,他得知武汉急需流行病调查和数据处理专业队员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队,奔赴武汉。

  在武汉,程晓庆要与武汉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到一线参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一个病例,只有查清楚他的病史、行程、接触者,才能做到有效切断传播,防止更多人感染。”程晓庆回忆说,开始进行调查的时候,一了解到出现社区聚集性疫情,他和同事立即就要上门,和感染或疑似病例面对面询问最近14天都去过哪里、坐过什么交通工具、接触过什么人等,“第一次上门身穿防护服做流调的时候非常紧张,但后来工作需要跑遍了武汉各区,我也越来越有信心。 ”

  对接触人员还要进行电话调查,程晓庆最多时一天要打出40多个调查电话,每个电话平均十几分钟,最长纪录是1小时18分钟。有一次他打电话给一位阿姨做流调,得知他来自江苏后,阿姨不住说:“感谢你们这么远来帮助我们防控疫情。”“我们就像侦察员一样,尽最大可能控制病毒传播途径、减少增量、隔离传染源,为防止疫情扩散筑起专业的防线。”程晓庆说。

  与病毒零距离接触,“每个动作都要慢慢做” 

  公卫队队员、江苏省疾控中心医师洪捷从事病原检测工作,不仅要对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的样本进行各种分析,还要对检验过程中产生的高危险废物进行处理,洪捷所在的病原检测组全体人员分成3批轮班检测,每班工作至少12小时以上。

  公卫队队长、省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所副所长周连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几乎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这是确诊是否感染的最快速有效手段。检测实验流程中“最危险”的步骤就是在核心区提取核酸。作为急性传染病防制所突发疫情应急组省级青年文明号号长,洪捷主动承担起这项艰巨任务。

  “我在实验室里的每个动作都要慢慢做,不然动作幅度一大,本就包裹在防护服中的身体热量会散发,防护镜就会染上雾气,会导致检测工作无法准确进行。”洪捷说,每次检测下来,整个人都精疲力竭。基本上,每做一批实验检测,从样本接收登记、实验环境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到实验检测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整个过程需要五六个小时。

  病原检测组4名队员洪捷、蒋云宇、周恺和杜萌每天要跑20个左右隔离点,负责收集、转运、清点、登记病毒样品。半个月已累计完成7394份咽拭子样品的消毒、收集和转运工作。

  负重几十公斤,他们每天进方舱消杀病毒

  随着各家方舱医院宣布“休舱”的好消息频频传来,公卫队消毒组也迎来了他们新的艰巨任务。

  “新冠肺炎病毒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存活一定时间,消毒组要确保彻底‘抹杀’环境中残存的病原体。”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冲告诉记者,疫点的消毒工作看似简单,但背后藏着大学问。开展疫点消毒前,要充分了解疫点地形、功能、人流情况等,以判断合理的消毒范围、进入和退出的线路。来武汉至今,王冲和消毒组的孙伯超、崔朋伟两名队员,已完成对武汉体育中心和沌口的2所方舱医院的终末消毒指导,以及消毒效果评估工作,累计完成方舱医院等消杀面积21220平方米。

  “喷雾器几十公斤重,一背就是几个小时,非常消耗体力,而且终末消毒场所,都是病毒污染场所,存在感染风险,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雾气笼罩着双眼,什么也看不清。”王冲告诉记者,每次消杀完脱掉防护服的时候就像洗了个澡,汗水浸湿了整件衣服。“疾控中心的工作不仅辛苦,工作人员做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品、消杀等工作,还具有一定危险性。但是,只要身处这个岗位,再苦、再危险也不能退缩。”王冲说,“我们期待胜利的那天赶快到来。”(南京日报 融媒体记者  刘晓  余梦娇)

  

责编:程茜